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鲁迅文学奖”得主穆涛:“为了写作去读书”, 是把关系弄颠倒了

[摘要]《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在获得鲁迅文学奖后,谈及获奖作品《先前的风气》颇为低调,一直在说:“这就是一本编辑手记。”作为一名杂志副主编,也是一位优秀作家,穆涛读的书自然不少。然而和很多作家不同,他爱上读书不是因为家学渊源,小时因为读书甚至还挨过打。

  《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在获得鲁迅文学奖后,谈及获奖作品《先前的风气》颇为低调,一直在说:“这就是一本编辑手记。”作为一名杂志副主编,也是一位优秀作家,穆涛读的书自然不少。然而和很多作家不同,他爱上读书不是因为家学渊源,小时因为读书甚至还挨过打。

  不忍读完《水浒传》

  因为会想起苦命的父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穆涛是河北人,母亲去世早,他说自己当时每天的家务活有两项“规定动作”:“早上外出捡煤核,中午和晚上给一家人做做饭。主食是玉米面饼子,我们河北老家叫‘棒子面饽饽’,‘贴饽饽’我不会做,鼓捣着做点‘副食’,熬点棒子面粥,蒸红薯,烩大白菜什么的,我同龄人都会干这些。”小学三年级,1971年的寒假,穆涛记得:“我从邻居家好不容易借到《水浒传》,每天干完家务活,就在屋里看。我父亲发现后,黑着脸训我,让我快还回去。他认为这是闲书,是对学习没有用处的东西。小说我看得正带劲儿,没舍得还,找空隙偷偷看,屋里看不成了,就躲院子里。”结果有一天,父亲提前回家,他因为沉迷于小说中还没做饭,正坐在屋门口凑着光亮看小说,父亲突然一把抢过书,同时飞来一脚,“我还算敏捷,闪身就跑。那天晚上没让吃饭,后半夜饿得受不了了,也不敢找吃的。”

  他回忆说:“我父亲是有点文化的,他只是顽固地认为,小说不是正经书。长大以后我更多的理解了他的坏脾气。当时,我母亲刚去世一年多,一个中年男人,又当爸爸又当妈妈,真是不容易。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1984年父亲去世,劳碌清苦了一辈子。我后来一直没把《水浒传》看完,一看到这本书,就想到老父亲的苦命。”

  读书不是雅事

  而是实在事

  谈及读书,穆涛表示,读书和吃饭是一个道理,“吃饭长身体,读书长脑力,长精神。有人说读书是雅事,我觉着是苦事,是实在事,需要辛苦扎实去做的一件事。一说雅,就虚了,弄虚就会有假。”

  中国人有重视读书的传统,有一句老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有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用今天的话说叫“知识改变命运”。穆涛表示:“中国人重视读书的这个传统,是因为‘学而优则仕’,读书出众的人,又有能力,可以出仕做官。这个‘优’字,不是优秀的意思,通‘悠’,指有余力,有做事的能力。从汉代开始,隋唐之后,这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为‘科举制’,直到清末废止。”他说:“科举考试,是我们中国的智慧创造,用今天的眼光看,至少有两个亮点:一、科举考试的大门是开放的,底层的百姓可以通过科举改变人生命运;二、科举考试是智慧中国建设的一种探索和实践。官员手中的权力,融入了中国传统智慧的内涵。”

  有一种观点说,为了写作去读书。穆涛直言:“我觉着,这是把关系弄颠倒了。因为读书养脑子,长主见,一个人长时期读书积淀,再用心研究社会和人生,有了主见,一点一点表达出来,写成文章,这是写作的基本途径。为了写作去找书读,写出的文章会窄。掺进一些‘硬知识’,也会有‘夹生感’。好比为盖一个房子,去找建筑材料。如果你是大户,家底充裕,这个房子会水到渠成。如果家里没存货,穷人一个,现去挣,房子盖起来也是东挪西凑的。”他以《红楼梦》举例,读的时候会突出地感受到作者中国文化底子的厚实,这种文学修养的功夫,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得来的。“我们今天的作家和现代文学史里的作家比较一下,有不少长处,但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学识和中国文化的浸润不足,这应该值得今天的作家警醒。”

德迅网 » “鲁迅文学奖”得主穆涛:“为了写作去读书”, 是把关系弄颠倒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