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如何打造一个穷孩子》。其实,我原来拟定的本期题目是《那个把一元钱撕成两半花的男孩子,后来怎样了》,但是,又怕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看到了对号入座,思虑再三,还是换掉了这个直白的标题。
说起我的这位同学,要从我们的毕业十年同学会讲起,那时的我们刚过而立,初为父母,都是晒娃狂魔---十几部手机凑在一起,打开相册,各有千秋,有的生了龙凤胎备受艳羡,有的宝贝才艺突出登台表演,有的眉清目秀,有的憨态可掬,这时,我的这位同窗悠悠开口了:“我家儿子特别聪明,坐公交车,一块钱可以打个来回。”
哦?这个是新本事!我们洗耳恭听,愿闻其详。那位女同学掩饰不住得意,向我们揭秘:“我儿子每天中午要坐公交车,去爷爷家吃饭,我给他两块钱车费,他总是能省下一块,我开始以为是他走路省的钱,仔细一问,觉得这小脑袋真够使!原来呀,他把一块钱纸币撕成两半,分别卷成细卷,上车放进投币口,司机根本看不出来。”说到这里,这位母亲咯咯地笑出声来:“你们说说,这么聪明,这是随了谁了?”
大家面面相觑,除了尬笑,不知如何应对,我听得心里膈应,嘴上没忍住,脱口而出:“这么聪明,当然是随了你啦!”
为什么我忍不住,因为当年实在是忍得苦。
大学的头两年,我有幸和这位同学上下铺,实实在在地领教了她的“聪明”---
她下课邀我一起去打饭,常常顺便用了我的饭票,从不提归还;同学们春游,有的买饮料,有的带香肠,她总是真切地跺脚:“本来要给你们买好吃的烧饼,今天那家店正好没开门!”有一天,她突然热情地邀请我晚上去庆丰电影院看电影,我傻乎乎地跟着去了,她只掏出一张电影兑换券,却忘记带钱包了,我只好悻悻地自己掏钱买了电影票,还给她的兑换券补了差价……有一首歌唱道:“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如果不是又见到她,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记性这么好,心眼这么小。
再见面,是二十年同学会。我们都已华发渐生,饭桌上依然离不开家长里短,我又见到了这位同学,她总是能够把话题转到她擅长的领域,“凭什么?我为什么要吃亏?”我听到她恶声恶气地讲述自己如何与大姑姐小叔子大战三百回合,把公婆的房子转到了自己名下。看大家转移话题说起孩子,她依然得意:“我那小兔崽子可精呢,每个星期住校的开销总是虚报,我带他去超市,要是刷我的卡,他能装一车东西,要是把现金给了他,他就买一包口香糖,这么会算计,不知道随了谁了。”旁边有人好心建议,孩子大了,零用钱不要卡的太紧,我的这位同学神色凛然:“那可不行,现在坏孩子多,要是多给了他钱,就被别人蹭吃骗喝了,我可不能让他当冤大头。孩子手里没闲钱,也不交朋友,学不坏。”那一刻,我想起刚刚看过诗人舒婷的一篇文章,说到儿子的零用钱,她总是给孩子留有余量,因为她觉得:“如果我儿子需要为三块或三块五的快餐权衡再三,那他就不可能胸无芥蒂地与同学互通有无。”
今年,我们等来了三十年同学会。这一次,我那位聪明的同学却缺席了,有人和她一个单位,说她身体出了问题,夫妻、婆媳关系都不好,有些抑郁了。“她的儿子现在怎么样呢?”我还记得那个把一元钱撕成两半花的孩子。“唉,那孩子可不省心呢。”同学的话匣子打开了:“孩子开始在银行工作,不知道为什么被突然辞退了,自己做生意一直没有起色,有个女朋友谈了几年,准备领证时,又吹了,为什么?那女孩要在房本上写上小两口的名字,可他妈却说,你们要是离婚了咋办?房子可是我买的,你们看,没办事就想到离婚了,那姑娘当时和他儿子分了。现在?现在那男孩也有点抑郁了,一套大房子,晚上也不开灯,就和他妈一人一间黑坐着。”
同学们的话题很快又转移了,我却在想着那个坐在黑暗里的男孩子,他是穷人吗?应该不算,现在有几套房子就够吃喝一辈子了。他是富人吗?一定不是,他的生活中缺失的东西太多了,友情、爱情、亲情,还有许多丰富的滋味,他从来没有体会过宽裕富足的滋味,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人,穷得可怜,穷得可怕。
是谁把他打造成了一个穷孩子?
是他的母亲,是他从小接受的那些把“精明、算计、势利、自私、贪婪”当做“聪明”的教育,是狭隘的视野和格局,让他终身困囿于贫困之地。
在这个世界上,物质的穷并不可怕,至少通过努力奋斗,就有改变的希望。心理上的穷才是可怕的,它会让一个人困守在萧瑟幽暗的密林深处,看似光影斑驳,却永远找不到出路。
《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写道:穷养富养与经济能力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父母的心态。打造出一个穷孩子或者富孩子也与经济实力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父母的格局。
企业家李嘉诚富可敌国,他有钱吧?但是他的儿子小时候却要当球童赚取零用钱,当大儿子告诉他把挣来的钱资助了有困难的同学,李嘉诚开心地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那么,李嘉诚吝啬吗?他却把可观的财产投给了慈善基金。他说:“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
是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日本喜剧泰斗岛田洋七幼年时和贫困的奶奶住在乡下,奶奶带着几个孩子住在破破烂烂的茅草屋里,家里的米缸常常是空的,但是奶奶总是有办法把穷日子过的乐呵呵的。奶奶家门前是一条河,她在河上架着一根长长的木棍,拦住一些从上游漂下来的木片和树枝,晒干当柴烧。还有一些不好看的蔬菜,比如开叉的萝卜、畸形的小黄瓜,因为不能卖钱,被人从上游的市场扔到河里,也被木棍拦下了。还有那些从洗菜大婶手里漏掉,被水冲下来的菜叶子,奶奶把这些捞回来,她说切碎后跟市场上买的菜没什么区别,奶奶说这条河就是她的“超级市场”,而且送货上门,还不收运费。有时候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奶奶就笑着说:今天超市休息。对于经常帮助他们一家人的邻居,奶奶不能用物质回报,就把左邻右舍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奶奶的人生哲学:穷有两种,穷的消沉和穷的开朗。
读到这位超级奶奶的故事,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姥姥。我的童年正值文革时期,父母被打成“右派”,停发了工资,姥姥一家也因为出身问题备受磨难。现在想来,那些年的生活应该是十分艰难困窘的,但留在我记忆里的却是一片温暖明亮。那个时侯,小孩子穿补丁衣服是常事,姥姥却不会潦草地给衣服破损的地方缝一块方布,而是剪出花瓣的形状,补好之后,还细心地用红棉线在补丁的中间勾出花蕊,穿着这样的衣服上学,我的心里美美的,也像绽开了一朵小花。姥姥家的房子很小,在一个大杂院的旮旯里,但是她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即使是锅底都用炉灰渣擦得亮晶晶的。一盘青蒜用红绸绳拦腰一系,就是我们的盆景。用画报纸卷的门帘随着风轻轻摇曳,客人们都说好看……我印象最深的是窗台上的一个小铁碗,里面有一些一分二分的硬币,不要小看这些硬币,当时没有自来水,一分钱可以去巷口挑两担水。姥姥为了省一分钱,屋檐下常年放着一口大缸接雨水,装着用来浇花洒地。那个铁碗里的硬币是留给来乞讨的人的,每次听到院门口有人叫:“大娘大爷,可怜可怜吧!”姥姥就会拿几块干粮,再从铁碗里摸一两枚硬币捣着小脚送出去。有时候她手里正忙着,就叫我拿几分钱送给人家。我不懂事,问姥姥:“为什么要把钱给他们呢,我们不也是穷人吗?”姥姥摸摸我的头,温和地说:“能帮别人,就不穷。”
姥姥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钱财,但是她用行动教给了我:什么是慈悲,什么是体面。
贫穷有时候真的不是因为缺吃少穿,而是心理的匮乏,是精神的恐慌。
在网络上,看到有中国游客在国外自助餐厅用盘子抢盛大虾的视频,汗颜之余想:能够出国旅游,他们不缺钱吧?
在超市,看到有大妈撕下一大堆包装袋塞进口袋里,侧目之余又想,这能省多少钱呢?
#p#分页标题#e#童年形成的黑洞用一生都难以填补,一个孩子如果在幼年时不断地被灌输贪图便宜、锱铢必较、过度重视钱财的“穷人思维”,长大以后,他很可能眼界小,朋友少,还会伴随着自卑怯懦、嫉妒攀比等许多不良情绪,他即使拥有一定的财富,也难以拥有宽裕富足的心境。
《中国教育报》那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不要把‘匮乏’当做‘节俭’传给下一代”。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请不要只要求孩子省吃俭用,还要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只倾诉养家的艰苦不易,还要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未来精神和物质的丰盛,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一代吧。
-
相关文章
- 隔夜的寿司能加热吗
- 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 荣城归哪个地级市
- 咬人的是公蚊子还是母蚊子
- 农村常见的鸟
- 老小区分户后暖气费用几个月交几个月吗
- 集中供暖用的是不是暖气片
- 集中供暖安装循环泵有用吗
- 集中供暖家里没人住需要关闭吗
- 集体供暖没交暖气费会被停暖吗
德迅网 » 如何打造一个穷孩子(之十九)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