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日历,不知不觉间青藏铁路开通已近13年。
过去,“唐古拉,伸手把天抓,人在云雾中,飞鹰在脚下”,一句民谣可知青藏铁路筑路之艰难。
现在,换一种视角,我们来说与年轻有关的“天路”故事。
4月25日,凌晨3时12分,格尔木火车站,一声火车汽笛长鸣,让我困意全消,此行采访的“目的地”——Z6811次列车(西宁——拉萨)来了。
走过格尔木车站长长的进站通道,列车长周军已等候在列车旁。“快休息会儿,明早再采访,列车从格尔木就要供氧,我先去巡查车厢。”安顿好我们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周军回到了工作岗位。
进藏列车正在翻越唐古拉山脉
3时45分,列车满载乘客从站台缓缓驶出,朝拉萨方向行进。拉开窗帘,城市霓虹渐行渐远,最终汇成一个亮点,我自问,行驶在无数建设者们拼搏奉献的青藏铁路上,此行,我又能从中找寻到些什么?
想着问题,毫无睡意,踱步在车厢中。在软卧车厢遇到了正在值班的乘务员张菁,她手捂小腹,趴在车厢边凳小桌板上,看上去坐立不安。她怎么了?是高原反应了?这么晚了还没休息?一连串问题从脑海中抛出。
“我,我没事,就是身体不舒服,趴一会儿就好了,列车驶入高海拔地区了,我得在这守着,万一有乘客发生高反,我也能及时处置。”说话时张菁脸上没有半丝血色,十分痛苦,安慰几句后,我便回铺休息。
清晨阳光初现,列车已行驶至可可西里。正如《青藏高原》这首歌唱的那样,“一座座山川相连”,天高云淡,景色壮美。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在这里并驾齐驱,藏羚羊、野驴或觅食或狂奔。
继续南行3个小时左右,神秘的可可西里在身后渐行渐远,列车驶入了此行海拔最高点——唐古拉山脉。
为缓解缓解旅客身体不适和车厢氛围,每一列进藏列车都会进行文艺节目表演。图为Z6811/2列车2组乘务员正在为旅客表演印度舞。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列车即将经过世界铁路之巅唐古拉车站,乘务员们为大家准备了几个精彩的文艺节目,10点30分左右在6号车厢为大家表演,欢迎大家前来欣赏……”一则广播打破了车厢内的寂静,乘客们纷纷往6号车厢走去。
原来表演节目是每一列进藏列车都会进行的项目,目的是经过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车站时,缓解旅客身体不适和车厢氛围。
第一个节目是舞蹈《青花瓷》,婀娜多姿的舞蹈引得乘客阵阵喝彩,我分明发现,其中之一表演者就是昨晚身体不适的张菁。此时的她,身体情况明显好转,但眼中满是疲惫。
值了一个夜班,第二天还在为乘客表演节目,她们的工作真辛苦。我的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将目光投向车窗外,行驶的列车将唐古拉山脉从中分隔开来,两旁是延绵不绝的座座雪峰,只有枯草和牦牛,倔强地生存在此地。
车内歌声四起,车外寒风凛凛,一个个节目过后,我们不知不觉间已然翻过了唐古拉山,进入了西藏地界。
与Z6811/2列车2组成员的交谈是在狭长的餐车进行的,最初的气氛很是愉悦,年轻的乘务员们兴致勃勃,为我们说起那些发生在班组的故事。
“我们的班组很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副车长张俊芳率先说道。
“我们的工作无非就是擦、抹、摆、放,发车前叠标准军被,擦干净洗漱间水渍,打扫卫生间,都是细节工作,一套流程下来,要6个小时。你看,不用去健身房,我们都有肌肉了。”乘务员于婷婷接着说。
“我们都很年轻,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喜欢这里半军事化的管理,能学到一些东西。”乘务员官曲多杰喊道。
……
你一言,我一句,起初车厢里的氛围十分融洽,但当白姗讲完下面这个故事后,年轻的乘务员们都沉默了。
Z6811/2列车属于长线路列车,没有随车保洁,车厢里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乘务员一个人完成。今年3月,白姗就遇到了这样一位“难缠”的乘客。
进入西藏的乘客都要填健康卡,以防意外发生。在收卡中,白姗发现,有一位乘客迟迟不愿上交,她当时心想,这位旅客应该有心理负担,于是过了7个小时后,白姗去收卡时却听到了这样一句话,“着急啥?填完就给你,别站这,看见你就烦。”
乘客一说完,委屈的眼泪从白姗眼中滑出,她惊慌失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接下来该怎么做,待收到卡后,白姗躲进了乘务室低声哭泣……
1998年出生,工作不满2年,但这种事白姗已经习以为常,虽然车厢里有难对付的乘客让她糟心,可也有感动的事令她欣慰。
由于海拔高,行进中的列车上,乘客经常会发生高原反应,前不久,白姗看到一位老人从西宁上车后,一直睡在卧铺中,询问时,老人一直说自己没事,她放心不下,又接二连三的去问老人身体情况,但老人依旧说自己只是有些头疼,身体无大碍。
当看到老人面色发黄,白姗确定了,老人出现了高原反应,急忙联系随车医生,救治了老人。剩下的路途中,老人一直说谢谢说个不停,看着老人慈祥的笑容,白姗得到了一份释然,工作有苦有泪,有欢笑,做事不需要人人都理解,但要尽心尽力,更需坦坦荡荡。
工作之余,白姗总会欣赏车窗外的风景。
#p#分页标题#e#
白姗说,为什么要说这样一件事,因为走西藏的列车上,老人居多,看到他们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俩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以后要是出去旅游,坐火车时,遇见对他们好的乘务员,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白姗讲完故事后,大家集体沉默了,有的人低下了头,有的人把目光投向车窗外,有的人红了眼眶。
张俊芳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朝乘务员惠婕妤所坐的方向说到,“婕妤,要不你讲讲一个人看烟花的故事吧。”
惠婕妤只有19岁,一个“零零”后,刚刚工作不足一年,虽然身着制服,也难掩脸上的稚嫩。今年的除夕夜,惠婕妤是在车厢中和同事一起度过的,虽然有说有笑,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回家过年,惠婕妤也是。
除夕夜11点,列车停在了西宁车站,惠婕妤拒绝了同事的邀请,独自回到了职工公寓。家在宁夏石嘴山的她,根本无法赶回去,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与正在团圆的家人一一说话,送上祝福。挂断电话后,一种落寞感随即席卷心头,当看到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惠婕妤迅速穿好衣服,走上街头,在夜空闪烁的城市,一个人看满天烟花。
第二天,同事们知道这事儿后都说惠婕妤“傻!”,但所有人都明白,铁路工作就是这样,有人团圆,就会有人坚守岗位,看着万家灯火,那一刻的惠婕妤的内心是开心的。
张俊芳为缓解气氛告诉我们,这种事对于铁路人再正常不过了,不仅在节假日不能与家人团聚,在平时与家人在一起都成了奢求。张俊芳的丈夫也是铁路职工,近几个月,她总是与丈夫“擦肩而过”,丈夫休息时,她在上班,丈夫好不容易休息,而她又在去拉萨的路上。
面对一些无理取闹的乘客,年轻的乘务员们都能忍,但常年在火车上,他们最思念的就是远方的家人。
“周车,今天能不能请个假,我,我生理期到了,实在是疼的受不了……”在发车的当天早晨,周军接到了乘务员张菁这样一个电话。怎么办?两节软卧车厢就剩下张菁了,她一请假,就没人了,“张菁,忍一忍吧,实在是没人了。”周军“狠心”拒绝了张菁,在上车前特意去超市为她买好了红糖水和生姜。
上车后的张菁一边忍受腹痛,一边工作,对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她无法松懈下来。实在忍受不了,就趴在桌子上歇会儿,从下午3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张菁坚持了15个小时,仅休息了3小时,为了不耽误给乘客表演节目,张菁又打扮好自己,在翻越唐古拉山途中,为乘客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舞蹈。
当我问张菁,夜间为什么要独自坐在边凳上时,她却说,值夜班时不能睡在空铺上,只能呆在不足一平方米的休息室里,夜里列车驶入了高海拔地区,守在车厢过道,乘客有身体不适,自己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身体一不舒服就会很想家。” 22岁的张菁家住格尔木,从过完年她就没回过家,列车每次都会经过格尔木,但她每次都回不去。上车前,张菁和母亲闲聊了几句,说自己很想家,好几个月没见过父母了,母亲从言语中感觉到女儿的思念,执意要在当晚上站台看看她。列车抵达格尔木车站时凌晨3点,为了让母亲不在凌晨受苦,张菁婉言拒绝了。
“我真的很想家。”张菁想哭出来,但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在她拒绝母亲的时候,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自面对。
车窗外的措那湖
看向窗外,列车正行驶在青藏铁路沿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的措那湖,湖水清漪,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水鸟嬉戏,一切是如此的安祥、圣洁。
“孩子们很辛苦。”“这群孩子太小了。”“20出头的年纪,他们也不容易。”……在交谈中张俊芳经常这样形容和他搭班的同事们。 4月17日,乘务员海华因身体不适引起了高原反应,但她并没有告诉其他同事。
夜间11点,张俊芳跟往常一场在车厢内巡查,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她很是心疼。海华坐在边凳上,因头痛难耐,不断用头撞着车厢玻璃,寂静的车厢内,咚、咚地撞击声格外刺耳,怕吵醒旅客,海华又用手捶打自己地脑袋……车厢里虽然有氧气供应,但在高海拔,因身体差异,总难避免部分人会出现高原反应。
乘务工作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除去工作辛苦,年轻的他们也很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点滴温暖。
4月6日,两位特殊的游客来到拉萨站台,手拿印有“情系旅客暖千里,遍洒爱心铸天路”的锦旗,送给了周军和他的班组。一面锦旗,让班组成员很意外,但也说明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乘客认同。
不久前的3月23日,乘客罗明明和他同行的12人乘列车前往拉萨,由于全团平均年龄较大,初上高原身体各种不适,头晕并且呕吐,期间,张菁第一时间发现旅客的危急状态,联系了周军,并立即告诉了随车医生。并和其他乘务员准备好了温水、毛巾,不断为乘客按摩缓解身体不适,四个多小时后,12名老人摆脱了高原反应。
列车抵达拉萨后,Z6811/2列车2组全体合影。
火车一路向南开,下午5时,终于达到了目的地拉萨,满车厢乘客皆大欢喜,整理好行李后,大步朝站台走去。但Z6811/2列车2组成员的工作却没有结束,整理好床铺和清洁车厢卫生后,他们站到了车厢门口,等待着“新”一波乘客登车检票。
一小时后,列车朝西宁方向缓缓驶出,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有了雪山的衬托,夕阳的颜色显得更加靓丽。“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我们带到人间天堂……”耳边传来歌曲《天路》,顾不上看车窗外的风景,顾不上休息,张菁、惠婕妤、白姗、于婷婷、官曲多杰等乘务员开始了新一轮的服务工作,忙碌而富有朝气,娴熟而不失仔细。
行驶在青藏铁路上,整个班组焕发着一种青春力量,这种力量鼓励着他们去坚持,去努力,去向前……(青海新闻网)
-
相关文章
- 二手房子过户后产权还是70年吗
- 70年代经典老歌女声排行 千年等一回上榜,第一现在也很火
- 70年属狗今年财运方向 往北方西北发展准没错
- 党的奋斗励志创业史
- 孙中山奋斗故事分享_孙中山奋斗故事
- 美国第一年轻富婆奋斗史:31岁身家45亿美元
- 董明珠创业奋斗史:从女�潘康较�售过亿女汉子
- 从文员到总裁 土豆网新帅杨伟东的奋斗史
- 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
- 低落奋斗逼是什么意思
德迅网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手记:“天路”镌刻青春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