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州大学“菁英班”全班30名学生都被保送读研。
10月31日,2017年研究生考试报名正式截止。郑州大学“菁英班”全班30名学生都被保送读研,其中80%被保送到“985高校”和中科院。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称为“最牛学霸班”。
“学霸班”属于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理工类专业,全班共计30人,男生16名,女生14名,其中6人被保送清华、北大,9人保送中科院。
“学霸班”对高校改革有无可借鉴之处?
11月3日,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书记王志武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菁英班主要目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化学属于基础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也是一个长线专业。我们就是在探索,大众化教育如何能培养出一批高级人才。”
他介绍称,菁英班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学与科研相长”,同时创造了“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励志导师”,还有一个“专业导师”,分别负责日常指导和专业科研。王志武说,“双导师制”效果较好,目前已经推广到全院。
对于外界质疑学校只是把一群好学生聚在一起,违背了国家所倡导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王志武解释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必然要有一部分人脱颖而出,遥遥领先,起到示范作用。
“我们调整班级并不调整宿舍,他们的示范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整个学院在菁英班的辐射鼓励下,上研究生比例为61%,全校上研究生比例是29%,这就是排头兵的作用。”他说,菁英班可以说“让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话王志武】
“菁英班并没有单独配备其他优质资源”
澎湃新闻:菁英班比较注重科研,在基础课程之外,科研大概占到多大的比重?
王志武:我们都是“教学与科研相长”,学院要求,一年级学生每学期在实验室做科研的时间不低于两周,二年级不低于一个月,每年假期,他们还会到中科院、北京上海的化学所进行为期一周的访学。
化学属于基础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一个长线专业,需要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人才。因此,菁英班也更注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院选拔时就会考查学生是否有志于科研,同时要求他们对未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路径、方向。
菁英班的绝大部分学生保研时都会选择硕博连读,如果一个学生成绩很好,但无意科研,也很难被选进菁英班。
澎湃新闻:菁英班的课程安排和普通班级相比,在数量、内容、师资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王志武:课程在数量上有区别,但不是学院造成的区别。学院除了必修的主干、核心课程之外,每学期还有4到5门选修课,菁英班的学生基本上都会选个遍,而普通学生可能觉得一门就足够了。
而在内容和师资上会略有不同,为了让他们在科研上更加“国际化”,菁英班采用纯英文教学,教材、授课、考卷都是英文的。但除此之外不会单独给他们配备其他优质资源。
澎湃新闻:菁英班目前采用的是导师制,请具体介绍一下其运作模式和效果?
王志武:我们采用的是“双导师制”。当今社会信息繁杂,诱惑很多,而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鉴别能力有限,我们会给每个新生配一名“励志导师”,带领学生平稳过渡。
导师都是和学生比较聊得来的优秀青年博士,一个博士带3到4名同学。这些导师本身非常优秀,很多都从海外学成归来,他们通过沟通交流、谈心谈话,教给孩子自身的成长经验: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建议你们应该怎么做,这样能够加快学生成长,也让他们对专业更加认同。
大二进入实验室时,学生会再选择一名“专业导师”,专门为他们解答专业知识、培养科研素质,带着他们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专业导师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的。
专业导师会让学生参与自己的一些科研项目,了解科学研究过程,等于提前体验了未来的科研工作。
“菁英班也不乏学生会主席、社团社长”
澎湃新闻:“菁英班”有没有淘汰机制?
王志武:菁英班是在第一学期入学时进行选拔,全院270个人,前三分之一的80到90个学生都有资格申请,我们再对申请者组织面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考察方面,学院也会考察他们的综合素质、适应能力,是不是有理想有目标。
菁英班成员确定以后,人员也会有变动,但只是一到两人的微调,这些调整不是僵硬的末位淘汰制,而是要看他是不是适应菁英班的培养。比如,学生如果出现挂科的话,就要离开菁英班,这是一条红线,基本学习能力我们还是要求的。澎湃新闻:菁英班学生大一、大二几乎每周满课,晚上和周末还会开设习题课,紧张的节奏下,学生们是否也会参加社团,培养业余爱好?
王志武: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很多学生是把时间浪费了,所以觉得时间肯定不够用,一天怎么能做这么多事,但菁英班的学生就会规划得比较好。而且满课或自习,都由学生自主选择,不是学院去侵占他们的时间,学生可以随时调整。据我了解,菁英班也不乏院学生会主席、社团社长,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
澎湃新闻:菁英班的学生全部保研,是学生自愿还是学校要求的?有没有学生想出国深造?
王志武:我们学院共有270人,68个保研名额,够条件就可以申请,都是自愿的,菁英班的学生也有放弃保研,选择出国深造的,学校并不会强迫他们做出选择。
“我们是在探索大众化教育如何重点培养一批高级人才”
澎湃新闻:网上有人认为菁英班“并不是把一个班都培养成了学霸,只是把学霸放在一个班,高等教育应当平等,对学生不应该有所偏重”。对此您怎么看?
王志武: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菁英班和其他班级的客观条件基本一致,只是我们会重点培养他们的追求、理想,给他们精神性上的引导,让他们自发、主动地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无限潜力,高强度的学习其他学生可能觉得太累,他们就会觉得很开心。
而且我们调整班级并不调整宿舍,他们的示范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们整个学院在菁英班的带动引领、辐射激励下,上研究生的比例在61%,而全校上研究生的比例是29%,这就是龙头、排头兵的作用,让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p#分页标题#e#我们国家一直提倡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有一部分人脱颖而出,遥遥领先,我们仅仅是去呵护这部分人的思想、精神世界,防止他们走错路,让他们走得更好、更远。从这一点看,我认为菁英班和高中初中的重点班差别很大。
此外,菁英班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是在探索和实践: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如何重点培养一批高级人才。而且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成果还是不错的,对于菁英班今年取得的成绩,我认为是偶然中的必然。
澎湃新闻:您认为在本科阶段,学生应该更多接触科研吗?
王志武:我认为大学教育要分清不同目标,总的目标都是让他们成人,到了社会上有自己的岗位、位置。具体的培养方式要根据具体目标的不同决定。
像菁英班的学生,我觉得只是让他们闷在教室里看书,不沟通不交流,效果不会很好。有些考研基地的学生,初试成绩非常高,但没有顺利通过复试,或进入了名校,却发现自己能力达不到要求,而我们的学生因为从入学开始接触科研,很少出现这种问题,他们不是只会考试。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我们的学生都非常认可,几乎没有学生复试被淘汰。
澎湃新闻:您觉得菁英班中有哪些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可以沿用到普通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
王志武:我觉得是“双导师制”,这种制度是对孩子精神的培养,能让他们更自信。我们现在就已经把“双导师制”推广到全院了。
高校教师平时比较忙,但我们会有意识地为孩子与老师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不是一次谈一天,而是随时沟通,每次沟通十分钟二十分钟,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很多问题学生们想很久都想不明白,老师一点就透。
-
相关文章
- 炒股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学习相关知识最重要
- “学霸”王兴,是如何炼成的?
- 丁志忠:一个鞋王是如何炼成的?
- 规模数十亿美元-蔡崇信将在香港成立数十亿美元家族理财室
- 模范准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 《媳妇是怎样炼成的》教你如何做一位好媳妇
- 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多少钱
- 每人外汇额度多少
- 每人每年的外汇额度是多少
- 河南学霸班60人全过一本线 其中29人都在600分以上
德迅网 » “学霸班”炼成记:每人配励志导师 挂科就要转班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