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资料图片)
缅怀始祖、四海同钦,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万余中华儿女代表都会齐聚桥山,公祭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根,黄帝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谒陵祭祖的民族圣地。据《竹书纪年》记载,从黄帝逝世时起,华夏民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活动,迄今已有5000年历史。从《史记》中“汉武帝刘彻亲率18万大军征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修祈仙台,遗挂甲柏”的记载看,黄帝陵的祭祀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谒陵祭祖,不仅因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表,更是因为在黄帝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精神!经过5000年的历史沧桑和历朝历代不断地祭祀、交往、认同、融合,黄帝和黄帝文化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17年考古绘就“中华文明演进”年表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然而关于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是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色彩。早在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时就遇到一个难题:悠悠古史,从哪里写起?太史公不由感叹,“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曾经,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五千年”长期被学界质疑,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至今仍然怀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朝是否真正存在过……
民族的命运与未来,有赖于对她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希望的目光投向新生的现代考古学。17年前,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随着探源工程的不断深入,浙江余杭良渚、辽宁牛河梁、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一项项重要考古的发现,让我们日益清晰地看到史前文化中透露出的文明曙光,也越来越真切地触摸到早期中华文明脉动的韵律。“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探源工程的工作成果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空白。”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有了总体性认识,用考古资料明确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的路线。2018年5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表示,此项工程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空白。
17年来,全国已有近百项考古发掘被纳入探源工程,研究区域也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逐渐扩展至整个黄河、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一张关于“中华文明演进过程”的年表逐渐浮出水面,中华文明初期的气象逐渐清晰:距今6000年至5000年前后,是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进程开始时期,呈现“满天星斗”的态势。到距今5000年至4000年之间,逐步进入古国文明时代,生产和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区域文化整合明显,出现了都邑性聚落或都城。到距今4000年之后的夏商周时期,进入早期王朝文明时代。
追寻黄帝闪光的足迹
桥山巍巍,古柏苍苍,人文初祖,勋耀洪荒。自从“黄帝崩,葬桥山”(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其大臣左彻“削木为像”,率群臣在今黄陵县桥山祭祀黄帝起,远至“夏后氏”,近至当代,历朝历代祭祀不绝,最终演变成今日黄帝陵年年举行的清明节公祭盛典和重阳节民祭活动。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活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各氏族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
在那个蛮荒时代辟鸿蒙、开草昧,黄帝带领先民播五谷、务农桑、豢家畜,除日常资用的发明创造,尤要者如文字、算术、历数、医药、音乐等,皆万世之资,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实践,创造了中华文明的启蒙,其文化影响所及东至于海、西登昆仑、南及交趾、北出幽陵,甚至奠定和开拓了文明发展之更广阔的疆域。这一时期,也标志着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等人类原始理性思维的产生和提升,从而孕育出了巨大生命力的中华文明。
近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公元前第三千世纪间,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文化正经历着剧变,冶金技术发明了,礼器和礼仪性建筑出现了,从聚落发展出城市,由符号演变为原始文字,许许多多的现象,反映出社会正朝向国家发展过渡。对照文献记载,这正对应于《史记·五帝本纪》所描述的炎黄以来的时代。
“‘黄帝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这一观念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大黄帝文化’思想。”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倡导者、文化学者熊春锦说。黄帝一生迁徙转战,足迹遍及大河上下及长江流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纪念地遍布陕西、甘肃、四川、河南、山西、河北、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及湖南等省市。熊春锦认为,黄帝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地域广阔,时间跨度大,是一个覆盖昆仑、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大文化,而非一时一地的区域性文化。因而黄帝文化研究应该树立“大黄帝”的研究思想,作为炎黄文化发祥地和黄帝陵所在地的陕西,更应该在黄帝文化研究方面,拿出自己对国内其他地区和学术界有说服力的权威的关于黄帝及其时代的研究成果来。
这一拜手足情深血脉连
古柏千重迎赤子,心香一炷祭轩辕。千百年来,不远万里前来拜谒祭陵者络绎不绝。不论皇亲贵胄,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海外赤子,抑或方内裔胞,皆不分地域党派地追寻同一个根系,视黄帝为共同先祖而顶礼膜拜,虔诚备至。
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里,西侧的碑廊中整齐陈列着46通古碑。“北宋嘉祐六年”“金明昌六年”“元泰定二年”……46通古碑中,有36通是“御制祝文”。“所谓御制祝文,就是由皇帝亲自颁发的祭文,代表国家级祭祀。历代王朝对黄帝陵的祭祀多是皇帝派专员致祭,而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称、数量和主祭、陪祭官员姓名都要刻在石碑上。”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苏峰说,黄帝陵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精神象征,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纽带。
祭祀黄帝始于黄帝去世之时。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中国人祭祀黄帝没有中断过。虞、夏两代以祭祖之礼祭祀黄帝。商、周两代和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后裔继续祭祀黄帝。汉代继秦代以天神祭祀黄帝,又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隋唐时期对黄帝的祭祀进一步制度化。宋元时期,沿袭了郊祭时陪祭黄帝的传统,又把黄帝作为历代帝王之一在陵庙进行祭祀。明、清两代更加重视陵庙祭祀,将桥山黄帝陵祭祀列为国家祭典。民国时期,每年清明节公祭黄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由陕西省领导主持公祭黄帝陵典礼,还有重阳节举行民间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