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领读,我们介绍四部最新小说。这里的“新”,有新锐作家黄昱宁的首部小说集《八部半》,也有文学批评家李陀的首部长篇《无名指》,还有收录了刘慈欣全新作品《黄金原野》的科幻集《十二个明天》,此外,福克纳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寓言》也以全新面貌重现。为什么要读小说?其实小说从来不提供生活的捷径,而是想让你迷路。作家虚构出一个又一个“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扔进去,进行一次又一次孤身一人的探险。
2018年8月,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新锐作家黄昱宁的首部小说集《八部半》。在这部小说集中,黄昱宁用文字敲击现代都市生活,剖析都市人的心理状态。每个场景都是奇观,每个反转都像戏剧,九个故事拼在一起犹如透视生活的万花筒,万象纷呈。
黄昱宁是作家、翻译家、出版人,同时也是“得到”APP的明星讲书人。《八部半》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她近年创作的八篇虚构作品《呼叫转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和一篇半虚构作品《海外关系》。在黄昱宁看来,她个人的虚构史开始于五六年前的《海外关系》,便决定将其折算成半篇小说,与八个虚构故事合在一起——这就是书名“八部半”的由来。
在这八篇虚构作品中,六篇是现实题材,两篇是带有科幻意味的现代寓言;而它们真正的主题,都指向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带有对人类未来的思索。最后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以小说家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追溯了作者亲历的一段亲人从海外归来的往事;同时,又根据历史材料虚构了亲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经历,力求以家族故事来折射上海乃至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大开大合。
她笔下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都发生在都市,只是有时是繁华熙攘的当代“国际大都市”,有时是几十年前的旧日都市。正如书中的那些人物,城市中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都既相互窥视,也相互隔阂,既相互羡慕,也相互猜忌。尤其是书中那些中产和准中产阶层的男女,他们面临压力,被迫面对自身的虚弱和困扰。
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在为《八部半》撰写的序言中,将黄昱宁比作“年轻的阿特伍德”和“女麦克尤恩”,并这样评价黄昱宁和她的作品:“她崇拜并期待奇迹,她是无可救药的戏剧瘾患者;她的所有小说,每一篇,都起于一个诡诈的、疯狂的念头,一个奇迹般的偶然。”
黄昱宁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毫不吝惜地展现出色的写作技巧。她有时采用多人物第一人称接力叙事,有时融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有时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穿插超现实的想象场景,有时将虚构的叙述手法与非虚构的叙述内容无缝对接……这些特点,除了得益于她长期浮沉于世界文学的浩渺海洋外,还得益于她对戏剧冲突的热爱和当代大众文化中影像文化对她产生的巨大力量。
文学批评家李陀:亲身示范重新发明小说
同样是写都市,文学批评家李陀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名指》的读者定位,却是“北上广深漂浮青年、小说读者、文学爱好者”。李陀被誉为“文学界的天才捕手”,电影界的理论导师,这一次他亲身示范:重新发明小说。
李陀,生于一九三九年,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后赴美国访问,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无名指》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海归心理学博士杨博奇,为了从“内部”理解人的秘密,回国后在北京以心理医生为业。老板金兆山、公务员王颐、白领胡大乐、奇女子苒苒……一一登场,他们与杨博奇在各不相同的领域——性、婚姻、股市、心理分析等,反复突进却又无从逾越……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以知识分子作为题材的小说似乎不多。如《八骏图》《华威先生》《寒夜》《围城》虽时有出现但都不是主流。改革开放后,类似题材反响最大的似乎只有贾平凹的《废都》。《无名指》写出了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中心灵的迷惘与坚守。
李陀“回到”十九世纪,向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希望把小说写成情节性强、易读好读的纯文学,精心策划了一次现实主义的逆向回归。他把“对话”作为统合整部小说其他要素的核心,用不同人物间的对话刻画人物,结构故事,使得阅读这部小说可以获得贴肤贴肉的日常生活质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流畅、爽利。用李陀自己的话说:“和一切晦涩、灰色的写作告别。”
刘慈欣等13位科幻作家:联袂写出《十二个明天》
《十二个明天》是刘慈欣、刘宇昆、尼迪·奥科拉弗等13位荣获过星云奖、雨果奖等奖项的科幻作家,联袂创作的硬科幻小说集。在这本小说集中,没有龙,没有魔法,没有时间旅行或曲速飞行,所有的场景都是人类当下正在经历的未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植入、区块链、智能代理……通过12个场景展现科技对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变革,让读者对科技、对社会、对人性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在《三体》之后沉寂多年的刘慈欣,终于再度启程,为科幻小说集《十二个明天》创作了全新短篇《黄金原野》,故事描绘了一段发生在2043年的星际之旅。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认为,这篇作品是刘慈欣在写作风格上的一次突破。在写作结构上,更加偏重故事的整体连贯性,以及人物情感的刻画,而非用技术设定推动情节转折。较之以往的爽快利落,这一次更加细腻而富有韵味。
《十二个明天》其他作者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这本书中汇聚了13位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得主,更有5位是雨果、星云“双料”得主。从“新浪潮”到“新太空歌剧”,再到“生物朋克”和美式绘本小说,一本十七万字的小说集,汇聚了十二种不同写作风格。
据出版方介绍,该书最初诞生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专栏“十二个明天”。每一期都会邀请科幻作家,围绕当今新兴技术进行创作。本书的编辑韦德·劳什是一位浸润科技界30余年的资深科技记者。韦德·劳什强调,这本书首先是一本“硬”科幻小说,这个“硬”不是“生硬”,而是对书中科幻因素有着详尽而科学的描述。但劳什的要求则更进一步,小说的设定严格基于当下已有的科学技术,《十二个明天》将“硬科幻”的魅力展现到极致。书中有许多读者所熟知的技术和场景,然而就是这种熟悉,让故事中曲折离奇的风景更加让人惊奇。
《十二个明天》中文版的出版时间,与英文版仅仅间隔三个月。本书的翻译由国内著名科幻小说家陈楸帆领衔,《科幻世界·译文版》的资深翻译刘壮也加入其中。一本科幻小说中,免不了会出现很多“生造词”。陈楸帆在译后记中不禁吐槽:“如何翻得信达雅又符合科幻语境,头发都要掉一半。”译者刘壮经常会为了一个词兴师动众,比如为了确认在小说《事件中心》中对于心脏移植技术的细节是否翻译到位,特地去咨询了相关领域的医学专家。他们希望这部作品能以最接近完美的方式被更多中文读者所欣赏、理解、共鸣、感动。
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寓言》:福克纳最难懂的一部小说
说到威廉·福克纳,中文读者们首先想起的是《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以及《押沙龙、押沙龙》等,而荣膺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作者倾注了十年心血的《寓言》一书却在国内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