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记者回乡记| 10位记者 10个家乡故事(3)

  他跟我介绍说,现在县里的政策的确很优惠,通过多种方式发展乡镇产业集聚区和农业园区,放宽经营范围,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还开辟“绿色通道”,的确为返乡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但是,他也担忧,企业的发展更要依托市场、依托人才,“我如果回来办厂,一没有市场,二没有技工,很难维持下去。”

  这位企业家还说了另一层担忧,他现在所在的外省办厂地区,正因环保压力,“驱赶”高污染产业,这些企业当初也是政府招商引进来的。

  现在政府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企业、三产服务业,给了很多优惠,以后政策会不会变?“尤其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没有了资金、土地的支持,要做下去很难。”

  农业产业化急需“牵头人”

  淮河流域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蔬菜大棚发展也有一定的历史,凤台县多个乡镇有千亩蔬菜种植大棚。

  不过,这个“千亩”不是真的连成片的千亩,多是一家一户式的种植。对于瓜果蔬菜种植来说,这样的家庭作坊以前是比较合适的,生产季除了有人来收购,还可以拉到集镇上售卖,基本能保证产销。

  但如今,乡镇发展越来越快,各种供需渠道也越来越多,周围人们对本地生产的需求就有所降低,种植户们更需要“外销”。一些村庄交通不便,有些离县道有十几公里,虽然村村通水泥路,但这个距离也成为销售的短板,“而且小规模种植,人家不愿意来收购。”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的短缺,农业进行大型机械化耕作、产业化聚集,已经成为趋势。不少省份的地方都进行了土地流转、开展了家庭农场,进行了农业产业化。凤台县近年来也明确了粮食、蔬菜、食用菌、苗木、花卉等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些村镇也在运用土地出租、转让、代耕代种、托管等多种形式实施土地流转,让土地向大户、向生产要素和优势产业集中。我家里就有亲戚,把部分土地转给了果蔬种植户。

  但一些农村进展还是比较缓慢,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已经日现短板。“联合收割机下到地里,没法掉头,不然就轧到别人家地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分配将每个区域分成很多块,承包给不同的家庭。

  皖北地区基本上都是平原,如果能够流转土地、连片发展农场,不仅可以保证粮食生产进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运用机械化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农民们也很期盼,“但谁来牵头干呢?”

记者回乡记 10位记者 10个家乡故事

记者回乡记 10位记者 10个家乡故事

  如何阻止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因为“煤多”,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凤台县跻身安徽省经济十强县。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达120亿吨,可开采储量达100亿吨,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凤台县境内先后兴建了张集、顾桥、顾北、丁集、国投一矿、国投三矿等生产矿井,不少都是特大型矿井。

  从整个淮南市来看,这座因煤出名的城市煤炭探明储量153亿吨,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过去,长三角地区每用4吨煤,就有1吨来自淮南;上海每用6度电,就有1度来自淮南。

  但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整个淮南地区一方面面临资源日趋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是长期不平衡发展后的转型困难。

  因为采煤,家乡的沉陷区多,大量的农田和基础设施毁坏,征地、拆迁问题也被较多关注,环保问题也尤为严重。小时候一说到污染,想到的是淮河,现在污染已经成为普遍问题。

  前两年,我从小长大的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净水器。因为经过检测,地下水已经不符合饮用标准。而小时候,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亲戚朋友都跟我开玩笑说,“这雾霾跟北京一样正宗吧?”

  在不少家乡人看来,虽然县内有不少大型煤矿和电厂,但它们都是央企、省企,凤台从中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要承担环境污染代价。

  这几年,关于农作物秸秆禁止焚烧的规定执行越来越严,淮河流域是秸秆焚烧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一位村干部跟我说,每到农忙季,几天几夜都不能睡觉,在田地里到处巡逻,防止有人焚烧秸秆。“只要一冒烟,那事情就大了。”

  不仅是秸秆焚烧,煤矿、电厂的固体废物排放,煤矸石、粉煤灰处置,甚至化肥农药的使用,都是引发环保问题的隐患。

  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以后,“环保风暴”让各级干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发展了。”

  ————————————————————————————————————————

  

张表弟的“双城”创业故事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江苏、上海报道

  责编:蒋莉莉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表弟及合作伙伴将在苏州布局新业务,打通上海和苏州两地的工作。视觉中国

  春节回苏州老家,张涵表弟告诉我,今年5月他要结婚了,苏州的新房也快装修完毕。我纳闷,张表弟创立了10年的海岸线动画公司当初是从苏州“出走”到上海的,难道要为了爱情回苏州发展?原来,张表弟及合作伙伴有意在苏州布局新的业务,这些年一直来往于“双城”之间生活,现在想打通“双城”之间的工作。

  张表弟从2008年在租金只有2000元的苏州东港二村与合作伙伴两个人开始创业,到后来根据投资人的要求从苏州搬到上海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3轮投资,员工已逾百人。

  创业历程

  张表弟是动画技术出身,最早在游戏公司上班,但一直对动画情有独钟。2008年,张表弟接了个动画外包项目,与另一个伙伴一起做了一年,除去买设备、软件、教程的投资,大约赚了不到10万元。

  1. 刘彭芝和人大附中学生的故事
  2. 到美国讲天津故事
  3. 浙江卫视倾力打造《爱上中国》《中华好故事》 文化大餐献礼十九
  4. 毛笔:中国独有的文化发明
  5. 护士发明“神器” 患者叫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