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小蒋的新年愿望是开办一家自己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但随着楼市遇冷,他的计划暂时搁置了。
“房价下跌是一个看得见的事实,两成、三成都有,但一些人炒作‘燕郊房价腰斩’,不符合整体状况。”对于房价大跌的消息,小蒋显出些不满,他似乎很明白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他补充说, “不能用个别现象代替整体。有些房主急着用钱,降价六成也可能,但这只是某一套房子,对吧?”河北燕郊与北京只隔着一条潮白河
连接燕郊与北京的主干道上,许多大型广告牌上的内容都与房地产相关。
小蒋也不满媒体将燕郊描述成“睡城”,“就算是白天,燕郊也比北京一些郊区热闹,比河北大多数县城热闹。这里是有一部分人在北京上班,但在本地就业的人也不少,一些家庭可能是老公在北京工作,老婆在当地就业。这里的超市、商场、饭店,各种消费场所的密度不比其他地方低,里面的客流量很大,外面的车流量也很大。东贸国际服装城现在承接了大量动批、大红门疏解过来的商户,还有很多从北京疏解的城市功能将扎根这里。”
在小蒋看来,房地产是促进燕郊经济发展最大的功臣,“比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劳大多了”。“有了人气,就会自发地形成市场,尤其是那些在北京上班的人,消费能力很高,一下就把经济激活了,甚至不需要政府去引导。”他认为,真正需要政府引导的,是一些配套的公共服务,比如医院、学校,“其实大家有钱送孩子上学,也有钱看病,但如果没有学校和医院,那有钱也花不出去。只要将这些配套完善起来,就业靠市场就已经解决了。大家在燕郊安居乐业,怎么会是‘睡城’呢?”
“更重要的是通州的建设。现在很多人在北京市区上班,住在燕郊是不方便。将来过了潮白河就在通州上班,比住在北京市区可能还方便。”小蒋说。
小蒋并不隐瞒自己从上一轮房价上涨中获益,他试图说服别人,“目前到了抄底的最好时机,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在他看来,唯一的问题是调控政策,有钱买房的没有资质,有资质的本地人大多买不起或不需要买房。
未来调控政策是紧是松?小蒋将砝码放在松的一侧。这也是他的愿望,毕竟他已经结婚了,手头有4套房,还把父母接到了燕郊,但目前他是中介门店里唯一的工作人员。
(文中图片均由本刊记者胡巍摄于2017年4月)
————————————————————————————————————————
回乡置业的年轻人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北京报道
责编:蒋莉莉
在要“辟谷50年才能买套房”的北上广深,很多年轻人的买房梦想渐行渐远。尤其是随着一线大城市限购、贷款政策的收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回乡置业的“曲线救国”路线,“漂一族”终究还是需要一张房产证。有报告显示,受访人群中有返乡置业意愿的人占比高达 59%,多重因素正推动返乡置业大潮。视觉中国
北京的钱 故乡的房
走下春节返家的火车,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的码农Hugh变回了东北小城里的虎子。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身边多了个重庆姑娘,虎子结婚了,第一次携妻回老家。“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呀?什么时候要孩子呀?”亲戚们的关心纷至沓来。
买房已经是现在虎子人生任务清单的TOP 1。虽然虎子是个年薪30万元的高级码农,但他是单亲,家里没有太多积蓄,北京现在的房价对于虎子来说遥不可及。
“我们打算在老家买房。”虎子说这是他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定,妻子也很支持。他们先后考虑过在北京买一套远郊区的小房子、在北京周边的河北买房、到老家省会城市买房等多个计划,最终决定选择“回乡置业、北京租房”的方案。
虎子说,其他方案他们都要背上沉重的贷款,生活质量也会严重下降,而且意味着他和妻子都要拼命工作几年。即使有机会,他也不能离开大公司去创业公司搏一把,妻子也不能马上生孩子,更不要说要二胎了。
而在老家小城市,一套温泉入户、物业一流的三层河景别墅,需要150多万,这对于虎子来说压力并不大。“一方面可以改善母亲的居住条件,别墅环境好,等有了孩子也可以送回来;另一方面,我们在北京可以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不用上下班太奔波。”他说。
“老家没有雾霾和堵车。现在高铁很方便,回家就四五个小时,我如果住在良乡,去趟望京也要四五个小时。以我们在北京的收入,可以过几年再买一套商铺,养老就够了。”虎子说。
虎子选择的别墅区住的几乎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一片的房价都是这种在外地做生意和工作的人带起来的,大部分都是给父母或者妻儿买的,以本地人的收入根本买不起。”房产中介说。东北小城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政府部门和国企上班,工作稳定无忧但收入并不高。这两年,当地一些人开始抱怨,带着“北京钱”回来的人,炒高了小城的房价,好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我打算积累几年就去创业公司或者自己找个项目拼一次,如果运气好就财务自由了,就能在北京扎根;如果没那个运气,回老家也能衣食无忧,好好享受生活。”虎子说。回乡置业成热潮 “新一线城市”爆发巨大发展潜力
“我是2016年10月花80万给父母在成都买了一套两居室,去年年底,有中介问我150万卖不卖。一年多,差不多翻倍了。”王令和记者聊起自己的“英明决策”,显得非常兴奋和自豪,“早知道就不全款买了,应该贷款买两套,那时候不限购,也能贷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