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散文史上的周氏兄弟

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二层

主讲人: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散文”这个词现在用得很多,但真正把散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体,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那是“五四”以后的事情。中国古代没有“散文”一说,大家创作了许多散文,但是没有“散文”这个概念。实际上散文对我们普通读者影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比小说和其他文体影响还大。现在很多人爱看看微信,微信里面有很多实质上就是散文。散文不好归类,小说、戏剧一说就知道了,但是什么是散文,说不太清楚,反正比较随意写的一些文章,带有艺术性的,我们都叫散文。

散文在现代文学史,就是最近一百年文学史上,它的成就可能是高于小说、戏剧和诗歌的,以后散文的发展也是会超过小说、戏剧和诗歌的。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散文创作这么盛大的局面,这是一个基本情况。小说有多少人读呢?读的人很少。创造量很大,现在每年出版的小说有几千部,中国是世界上小说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发行量很小的,一本小说现在能够印一万册就很不容易了。

鲁迅的大气幽默

对于周氏兄弟的散文,一个基本的判断,不光是现代,就是放到古代,从古到今来看,他们兄弟俩所写的散文都可以说是一流的。

鲁迅的散文创作主要是三个部分,一是他的散文集,回忆的,叫作《朝花夕拾》;第二个是《野草》,是散文诗;第三个是杂文。《朝花夕拾》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它里面一些文章收到中学语文课本里面了,中学课本的影响很大,因为已经转入社会了。这里我就要问一个问题了,不知道大家读了鲁迅的文章后,现在还有没有印象了?因为近些年我也关注中学语文,现在中学语文的讲法,因为它要面对考试,讲法往往是很死板的,它对鲁迅作品那些真正个性化的、精彩的东西是很难展开的。所以现在的中学生一般对鲁迅都不太了解,中学生里面流传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对于鲁迅的文章不好懂,也不能够欣赏他的味道。

鲁迅的散文好在哪里呢?我来谈谈自己的感想。首先是大气,放得开。《朝花夕拾》主要是写他自己的童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带有一种很抒情的心态。他文章里面做到了“任意而说,无所顾忌”,但是一篇有一篇的中心,所以我给它一个命题——“雍容大气”。现在我们的文章这么大气的是不多的。《藤野先生》一开始写的是留学生在日本留学,那个打扮,那个辫子,油光可鉴。然后写到学生会馆里面的乌烟瘴气,写到这些以后就写到心情很郁闷,因为心情郁闷就转学去学医,流水账似的。转学之后遇到了藤野先生,留学生在当时的那种状态有“弱国之凌”,很容易受到歧视,但是藤野先生对他很好,然后就写到他对藤野先生的印象。这个散文很随意的,像是老人说话一样,说到哪里是哪里,但是很自然。鲁迅也说过,写文章要放开,但是要有一条中线,就像骑马一样,让它跑没关系,但是要拽着那个绳子。

第二个,幽默。我们一般感觉鲁迅的作品讽刺比较多,其实他幽默的东西也不少,给人的印象非常深。鲁迅的语言是非常好玩的,读起来很有味道。他经常在叙述的语言里带有一种幽默感,一种情趣,我们一边读一边觉得特别好笑,但是里面又有深刻的意味。譬如说他有一篇文章叫《父亲的病》,讲他父亲生病了,到处去找医生,就是中医嘛,鲁迅一辈子对中医不太感冒。他找来的中医都是庸医,给他的方子都特别奇怪,所以他里面就写,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鲁迅写到这里就插入议论了:“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这是一个特点,鲁迅的文章是幽默,不是搞笑,和我们现在微博里的搞笑不一样。

简单味,是鲁迅的拿手好戏

鲁迅的另一个特点是简单味。有时候,就像吃饭似的,你吃那个腻的东西啊、油的东西啊、太过了,不喜欢吃了,得吃点小米稀饭、酱萝卜干,就类似于简单味。鲁迅的小说呢,往往带有简单味。首先是他的勾炼,往往非常简洁,他用一笔两笔就把一个人的神态给写出来了,把一个社会的心态给写出来了。

我举篇例子,有篇文章叫《范爱农》,写的是辛亥革命时革命党的一个热血青年。鲁迅和他不太认得,他写当时浙江发生了一个革命家被杀的事件,听说当时被杀之后革命家的心肝都被清朝军队用油炒着吃了。这个消息传到日本,鲁迅和留学生还有范爱农这些人就特别气愤,大家说不能没有反应,必须要发电报。所以文章就这样写,你看他们是如何回忆的,看鲁迅是怎么写人的。他说:“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都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是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这就是范爱农,第一印象。你看鲁迅写一个人,这个刻画,笔墨很少,但是把这个人的神气给写出来了。白多黑少的眼睛,看人总像渺视,说话就那个样,就把这个人愤世嫉俗、耿直的个性写出来了,这就叫简单味,是鲁迅的拿手好戏。

总之,鲁迅的散文,那种大气、幽默、简单味,是现在我们散文里面比较少见的。鲁迅通过写他个人的生活来写一个时代的变迁,所以《朝花夕拾》是带有很浓烈的抒情意味的。抒情,古代就有,但鲁迅这种抒情,比较多的是个性化的抒情,是个人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和中国古代的文章比较一下,鲁迅这种用白话文写的文章,觉得很新鲜,甚至觉得鲁迅的这种写法是前所未有的,在古文里也找不到。古人的文章写家国情怀,写大事比较多;鲁迅的文章更多的写的是个人感受,通过个人感受来表达一个时代的变迁。这里应对了郁达夫说过的一句话:“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每篇散文里表现的个性,比以前任何的散文都来得强,是带有自叙传色彩的”。

《野草》难读,那是鲁迅写给自己的

《野草》其实是鲁迅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但比较难读,它是散文诗,可以看作是鲁迅写给自己的。但同时,《野草》中有鲁迅的哲学。《野草》是鲁迅非常寂寞的时候内向性的写作,也是他剖析自己的灵魂。人有的时候会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到底怎么啦?我到底是谁?我这是怎么回事啊?《野草》属于鲁迅的哲学,非常难懂。为什么难懂呢?首先因为它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构思也很奇特,他经常写一些梦境,恐怖的梦,奇特的梦,其实是潜意识。《野草》没有逻辑没有理性,它是原生态的,所以《野草》很难用日常的思维去理解。

比如《腊叶》,这个秋天呐,树叶都黄了,都掉下来了,所以说腊叶。很短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种书面语,但有点文言的味道,一般人读就是说他看到一个书签,用树叶做的,引起了他一年前一种怀想。很美,也就是这样理解的,感叹时光的流逝。树叶一样,人的生命也是一样,和落叶一样,终有一天要掉落下来,这样理解也可以。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考证一下,他正在得肺病。你们知道在二三十年代,肺病很难治,相当于现在得癌症一样。鲁迅在病中就感到自己的生命在一天一天的消逝,所以当他看到树叶的时候,就产生了来日不多的感觉。我想,他是要写给许广平的,让她去感触,要珍惜自己。一般人读,读到这里也会感动,确实,人生一世树一秋啊,很容易就过去了,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永远坚持的,更何况我们的树叶呢。当然更深的呢,我们可以了解鲁迅当时他有病,他很寂寞。大家一看《腊叶》就想,鲁迅不是斗士吗?很坚强的人,他为什么写那么消沉的东西?其实鲁迅是很复杂的,是人把他的主导面,主导成了斗士、坚毅的人。但是再坚毅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难免有柔弱的一面。

读鲁迅杂文是很难受的,是一个思想的爬坡

  1. 考场作文结尾写作技巧
  2. 牢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3. 上海某企业为员工减压推出“带宠上班日”
  4. 德语诗学文选
  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后题整理(2)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