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

仅以一票之差

在“两弹一星”之后列次席

特别策划

“改革开放中的北大声音”

今日送上

改革先锋王选

献身科研的人生故事

和根据他亲笔文章整理的

《听王选先生谈科研》

记住王选

让我们一起回望那些

穿越时光却依然令人激动的时刻

党中央表彰百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个人

十一位北大人名列其间

王选

攻克汉字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输出难关

是改革开放中的北大声音

是伟大征程里的北大贡献

他一生献身科研

慧眼独具,高瞻远瞩

他立志使中国走在历史变革的前端

焚膏继晷,功求严苛

他是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

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领路人

135编辑器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75年,西方科学研究

早已先行一步

他提出

中国要抢先完成

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

引领印刷技术的进步

当质疑和否定充斥

他并未动摇,并未气馁

甚至做出更具争议的决定

跨过二代机、三代机

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135编辑器

身心病痛、同伴退出、设备落后

他一一克服

十八年来的风风雨雨

他一一踏过

1981年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通过鉴定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85年,华光II型系统在新华社试用成功

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用照排系统

135编辑器

“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方正彩色出版系统最终形成

科研与产业相互促进

中国印刷业迅速升级换代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88年11月,王选与同事讨论

汉字激光照排IV型系统技术问题

135编辑器

“看到年轻人‘出彩’是最高兴的事

方向错误或管理不善

而浪费优秀人才的青春年华

则是最痛心的事”

爱才如命

意识到自己的创造高峰已过

他退出科研一线

全力培养年轻骨干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82年至1988年,王选曾给北大计算机系硕士生

开设英文课程“软件开发的现代方法”

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

王选在外校给学生介绍电子出版系统

135编辑器

知人善用

时常到机房与员工聊天

紫红皮的笔记本上

写满的不止是年轻人的

学业人品、兴趣特长

更是他作为一名伯乐的智慧

年轻人感兴趣的工作岗位

学生适合的研究课题

他都放在心上

为他们点亮安心的指路灯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91年,王选指导北大计算机所的年轻人

135编辑器

“用财培养人才,再用人才创造财”

他一以贯之

评奖评优

他从不居功

敢为人先是他

急流勇退是他

将所有光热散到青年人中去

盼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

永不停留

135编辑器

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

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

细致踏实的工匠精神

决战市场的开拓精神

……

“王选”精神为人铭记

代代相传

能够在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为社会做出深远贡献,王选先生对科学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通过王选先生生前的文章节选《听王选先生谈科研》,来了解他的科研思想和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的目标和环境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93年,王选兴致勃勃地参加北大教工运动会

基础研究的最高成就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并开辟有深远意义的新领域,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均属这种百年一遇或五十年一遇的伟大成就。

中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应该有高的目标,即追求科学上的发现和源头创新,并为此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技术科学的最高成就是深刻影响工业界和人们生活的重大发明创造。原创性的重大技术成果最终必然是推广应用和大量进入市场,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是评价技术科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自主创新的技术,转化成商品,表现出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在中国市场上居领导地位,应该成为科研的重要目标

但国内的科研环境、评估标准、提职称条件等等往往并不鼓励这种目标。对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时仍把SCI、EI的文章数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是很有害的。

贝尔实验室是研究通信技术的应用科学研究中心,其主要奠基人尤厄特提出了“应用创造性的科学知识于技术发展”的方针,把高技术和新产品看作贝尔实验室任务的核心,而诺贝尔奖只是个副产品。

恰恰是这种方针,产生了11人次的诺贝尔物理奖。中国现在还没有像贝尔实验室那样高水平的应用科学研究单位,但贝尔实验室的目标、方针值得我们学习。

在应用科学领域内,不能把获奖、SCI、EI文章作为目标,而应该有持续奋斗十多年,不断创新,最终使高技术产品在市场上雄居榜首的决心。

135编辑器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96年,王选与年轻人一起春游

对于已有充分证据确认是真正杰出的人才,建议采取十二字的政策: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

对于杰出人才领导的团队,稳定地先给予5年的经费支持,不要让他们为经费而四处奔波;

配备优秀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创造条件使他们能招到非常优秀的研究生;

任何评估体系都不可能是完善的,对于不同学科、特长不同的单位要区别对待,绝不能一刀切。

中国需要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也需要能横扫世界市场的创新的高科技产品。

要达到这些目标,一定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要给优秀的年轻人成才和建功立业的机会。

科研成功的因素

勤奋来源于正确的科研动力

好奇心、研究中难题和挑战带来的吸引力、取得突破后对科学或工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

只有这种动力才能使人痴迷、执着、甘愿放弃常人能享受的乐趣,充满激情地持续奋斗十几年。

把获奖作为目标,为考核而写SCI论文等等,都是缺乏科研真正动力的表现,也不可能长期勤奋、百折不挠,因而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p#分页标题#e#

我判断年轻人将来是否会有所建树时,除考察品德、能力、团队精神和是否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面临吸引人的挑战时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有力争第一的勇气和韧性

跨领域的研究容易出大成果。控制论创始人维纳(Wiener)曾说过:“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成果。”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现存的王选设计激光照排的手稿达2200多页

这是其中一部分

135编辑器

具备同时代大多数人所没有的多方面知识和经验

我曾谈到过我一生中八个重要抉择,我并未把“选择照排项目,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作为我最重要的抉择,却把1961年我24岁时,决定“从硬件转向软件,从事两者结合的研究”列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当时Software(软件)这一名词在英文中还未出现,六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初,同时具有软硬件两方面知识、尤其是在两方面都有动手设计和实现经验的人很少。

正是这种背景,使我能提出激光照排的独特方案。七十年代初,具有英语听力和能快速阅读英文文献的科技人员也并不太多,而短期内阅读大量文献使我很快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方向。

135编辑器

远见和洞察力,是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之一

1984年底当华光II型激光照排系统在新华社印厂准备试生产时,我强烈感到华光II型无法大量推广。

必须加快新一代系统的研制,新系统必须在1988年表现出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必须在1991年前先声夺人,大量占领中国市场,否则就会失掉市场的最佳机会。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1984年12月31日至1985年1月1日

王选在元旦假期设计的WA芯片部分手稿

135编辑器

向胜利者学习,也要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沃森主张“向胜利者学习”,他还说“因为向胜利者学习才能越学越聪明,而向失败者学习只会越学越笨”。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照排领域内,国外一些著名厂商的错误曾深深震撼过我。

1976年发明激光照排机的英国Monotype公司后来错过了“字形轮廓描述”的潮流;

1965年发明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的德国Hell公司,八十年代在转向激光照排时错过了“栅格图像处理器RIP硬件大大简化”的潮流;

日本写研的第三代照排机八十年代曾占日本市场70%,但错过了“激光照排”和“Post开放系统”两大潮流。

高新技术领域风云变幻,新技术潮流不断涌现,每次新潮流都会使一批公司衰败,也会使一些企业成为黑马,后来居上。

一项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形成新兴产业是“九死一生”的过程;而要让产业保持20年以上的持续兴旺又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过程。

只有始终充满危机感才能生存。

依靠团队,实现梦想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2002年,王选与北大计算机所的导师和新生们在一起

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但平心而论,我的个人成就远不如同时获奖的黄昆先生。

我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我领导的团队在报业和印刷业的技术革命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激光照排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除总体设计外,我只具体负责其中一个部分——栅格图像处理器,这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依靠北大和潍坊计算机公司的六、七位技术骨干的共同努力,使栅格图像处理器创新的设计成为高可靠的商品,这六、七位骨干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某一方面比我更强,从而弥补了我的弱点。

照排系统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书版软件和报纸组版软件,前者由陈堃銶和郑民(1986年的博士生)负责,后者由1986年的硕士生、现在的博导肖建国主持。

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是我能够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原因之一。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王选在家里自制的简易“透光工作台”

用来查看照排输出的胶片

(王选纪念陈列室场景复制)

“我能取得成就的原因”

1、青少年时代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懂得要为别人考虑,要以身作则。先要做个好人,才能成就事业。爱因斯坦说得好:“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2、扎实的数学基础

3、30岁以前具备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具体实践,这在六十年代是不多见的。

4、长期在第一线上拼命干活。

5、六十年代初20多岁时,开始锻练英语听力(这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从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量阅读国外文献,这对选择正确的技术途径和作出正确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6、对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有较好的洞察力,从而能够正确选题。

7、选定目标后能锲而不舍地长期拼搏,同时适应飞速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求变,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换代,做到执着而不僵化

8、自信而不自负,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尤其是提拔优秀的年轻人,为他们创造条件,而不要不懂装懂地对他们横加干涉。

人物介绍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王选,九三学社社员,1937年2月出生,2006年2月去世。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

致力于研究成果产业化,主持开发的电子出版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四次技术革新,使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国内报业和80%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和“北京大学王选青年学者基金”,支持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获改革先锋称号。

这位北大教授获颁改革先锋奖章!林毅夫传奇与中国经济奇迹

厉以宁先生亲笔!《关于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回忆》 全文刊发

“改革先锋”回母校!北大师生校友共话改革开放40周年

重磅预告 | 改革开放里的北大声音

来源: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听王选先生谈科研》文字:王选

德迅网 »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