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事迹报告(下)

  “为什么说尤肖虎是创新英雄?”

  记者曾追问“发明”这一说法的有识之士,得到如是回答:“科学家们在未知世界里苦苦求索,需要付出超乎想像的努力,‘冷板凳’往往一坐就是几年乃至十几年,对毅力、脑力、体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亚于战场。”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代表我国技术发明最高水平,评奖宁缺毋滥,曾连续6年空缺,江苏已有好多年无人问鼎此项大奖。尤肖虎团队的这块“发明金牌”,得来殊为不易。

  志存高远:“我的事业在中国”

  “大牛!”

  东大学生背地里这样称呼尤肖虎,理由是他这个人智商很高,聪明故事一大把。

  1962年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教师家庭的尤肖虎,高中时代就创下了数学成绩一个学期连续六个100分的纪录;16岁考进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不久,就在全校数学竞赛中夺得一等奖;在东大攻读硕士、博士期间,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以严谨的理论分析和独特的思路与技巧,得到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

  1987年,斯坦福大学一位著名学者预言:FTRLS(信号处理算法)自适应法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解决。尤肖虎苦心钻研一年,即给出“处方”。其结果在国际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学术年会上宣布后,美、加、法、德、苏等国学者纷纷来信来函索取论文,要求合作开展应用研究。

  尤肖虎这样的青年才俊,是国外科研机构积极争取的对象。对于“送上门”的机会,尤肖虎从来不为所动。1989年8月,尤肖虎赴美参加学术会议期间,有人竭力劝他抓住难得的“机遇”留在美国,他委婉而坚定地表示:“我的事业在中国。”

  28岁那年,尤肖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一年后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中国高校中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1990年11月24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亲手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二届青年教师奖证书颁发给尤肖虎,并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才28岁,年轻有为啊!”

  执着拼搏,铸就国家发明“金牌”

  尤肖虎有个鲜为人知的小爱好:在家得空就睡觉。他为自己肩负的重任支出了太多精力。

  赵春明教授是尤肖虎团队获奖成员之一,3G研发时就和尤肖虎一起攻关,说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尤肖虎领着大家做3G项目的时候非常辛苦,当时在北京做现场测试,差不多连续一个月,每天夜里都要工作到两点钟。最后一两天做测试的时候,夜里三四点钟才睡觉,早上八点又爬起来接着干。”

  潘志文教授是获奖团队一名年轻队员。他讲了一细节: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尤老师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前年有一次在北京开会,突然就动不了了,不得不立马去医院。“尤老师家电视机的摆放都和一般人家不一样,挂得很高很高,就是为了让尤老师半躺在沙发上也能看到。”

  尤肖虎领衔研制国内第一个码分多址实验系统时,在分系统调试过程中思路“卡壳”,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毫无进展,那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感觉特别折磨人,而作为主帅的他依旧“笑容灿烂”地鼓励大家坚持。

  尤肖虎身为移动通信研发“大腕”,是企业高薪聘请的对象。实验室同事告诉记者,这些年,尤肖虎没少接到这样的“绣球”,可他从来都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心扑在国家重大项目上。

  “没有苦思冥想、连续作战,就不会出现精彩亮点,不会柳暗花明。”尤肖虎的博士生导师、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何振亚教授,当年这样谆谆教导学生。队友们说,尤肖虎很喜欢导师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发明一等奖就是他带着大家“苦”出来的。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正茂,曾与尤肖虎同时在东大攻读博士学位。他感言:“尤肖虎在毕业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不为出国留学所诱惑,也不为下海经商所诱惑,一心一意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整整花了20年时间取得今天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也为世界移动通信进步做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领军攻关,重在“大局和包容”

  搞科研的人往往对“人事”很头疼,尤肖虎则不然。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研发项目总体组组长,这一系列头衔注定了尤肖虎必须频繁地与“人事”打交道,他游刃有余:

  “我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做他最适合、最擅长的事情。”

  “一件事只要别人能做,你就不要去管,要学会给别人释放能量的机会,‘不管就是管’。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你则必须承担下来。”

  “一定要让人把话说完,然后你再说清楚‘行’和‘不行’,这样既能让说话的人感到有尊严,又会很服气。”

  “把完成大的目标任务放在第一位,其它事情不必太细究……”

  76岁的程时昕教授是东大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与尤肖虎共事多年。“我们经常一起加班。”程老感言,尤肖虎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又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很快就被推荐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他很有发展眼光,是一位战略科学家。”

  “高瞻远瞩。”谈起尤肖虎,南京无线谷法人单位——东大通信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铁成,开口就用了这个词。

  “东大和南京江宁开发区共建的无线谷,是中国首个无线谷,已成为科技部、教育部和江苏省科教合作优先支持的三大项目之一。”宋铁成娓娓道来,无线谷设想就是尤肖虎教授提出的,灵感来自于对日本横须贺无线谷的考察。

  “据尤教授介绍,日本在全球最早将3G投入商运,4G技术也走在世界最前沿,横须贺无线谷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无线谷将打造成类似于美国硅谷的国际性产业园区,成为南京乃至江苏加速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通信产业重要抓手和引擎。”

  “尤教授为无线谷的事呕心沥血,想尽了办法。”宋铁成告诉记者,他曾亲耳听到尤肖虎对自己的搭档、信科院副院长洪伟说:“我们也这把年纪了,能够把无线谷建起来,把南京无线通信的产业链建起来,也就对得起这辈子了。”

  协同创新,获奖后最想说“感谢大家”

  “国家发明一等奖,前后奋斗了10年,获奖后最想说什么?”记者笑问。

  “最想说‘感谢大家’,获奖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尤肖虎诚恳地说。他打了一个比方,国家发明一等奖只是全国同行协同攻关成果中挑出的“珍珠”。

  “我们研究团队里的高西奇、赵春明、潘志文教授,都是通信研究领域非常优秀的科学家,高西奇主做多天线,赵春明主做接收机,潘志文主做网络,绝对是一个不能少。”尤肖虎对一同攻关的队友们赞赏有加。

  尤肖虎所在的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是东大“王牌”系之一。尤肖虎33岁那年,校领导打算把主任的担子交给他,自认资历尚浅的尤肖虎想打“退堂鼓”,是校领导“硬”把他推上系主任的岗位历炼。

#p#分页标题#e#

  “我们4G攻关团队10年磨一剑,校领导也承受了很大压力。”尤肖虎告诉记者,在全校各学科中,学校对他领衔的信息与通信学科投入最多,大家都等着看结果。书记校长很沉得住气,一直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给他们鼎力支持。

  “尤肖虎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是国家的骄傲、江苏的骄傲,也是我们东大的骄傲。”东大党委书记郭广银自豪地说。

  国家发明一等奖6位获奖成员中,有两位是华为的高级工程师。“双方合作已经有15年。”尤肖虎表示,与华为这样的产业界巨头协同攻关,是团队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报记者 蒋廷玉

德迅网 »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事迹报告(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