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芝
摘 要:近些年来,“硬核”一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由本义派生出多个义项。该词词义具有体词性意义和谓词性两个方面,其多个义项所体现出的派生方式,可以从与事物相关和与事件相关两条路径加以描写和概括。“硬核”的语法功能丰富,除了普通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外,还能够出现在一些特殊的语法位置。从词义内容和表达功能来看,该词使用频率的迅速增加,不仅得益于词义内部的多次派生,同时也离不开主流媒体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硬核”;热词;词义;派生
2019年底,“硬核”一词相继入选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和“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该词不仅进入了大众语言生活,而且得到了主流媒体的高度认可。截至2020年12月,《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共出现含有“硬核”的语料145例;在举国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词在新闻报道和自媒体中的出现频率也达到了历史峰值。陈熹曾对该词的词义和语法功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1],但缺乏对该词词义派生机制和流行原因的探析。为了更为系统地认识“硬核”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本文拟先对该词的义项进行梳理和归纳,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参考事件语义理论,探究该词的词义派生路径及泛用机制。
一、英语“hardcore”及其语义
在流行词“硬核”之前,汉语中的“硬核”尚未词化,其意义为字面组合义,指“质地坚硬的核状物”。近年流行的汉语双音节复合名词“硬核”其实是一个意译词,它源自英语的“hardcore”,修饰名词时通常写作“hard core”或“hard-core”,如“the party’s hard-core supporters”是指“政党的核心支持者”。Collins将“hardcore”解释为:“a style of rock music characterized by short fast numbers with minimal melody and aggressive delivery.”由此可知,“hardcore”的本义是指“一种节奏强劲、充满爆发力的说唱音乐形式”。而该词现在常用的“基础”这一意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当时的常用义“打地基的碎石”的基础上隐喻派生出来的[2]。在这一基础上,后来又派生出了“中坚的”“顽固不化的”“核心成员”等意义。
词义派生一般具有理据性,一个词的多个意义之间通常会构成一个有联系的系统。合成词“hardcore”的构词语素“hard”和“core”为偏正关系,“core”的语义内容指向实体类别,该词具有“核心”义,很容易虚化泛指“核心事物”,“hardcore”的名词性义项主要是由它派生出来的。“hard”的语义内容则指向实体特征,由此而派生出多项形容词性义项。“hard”有“烈性的”和“用力的”这两个形容词义项,如“hard liquor”是指“烈性酒”,“a hard push”是指“用力的一推”。两个语素在语义上具有相关性,它们所蕴含的“等级高”“程度深”等义素构成了“hardcore”词义派生的基础,是在该词派生出的多个意义中一直或多或少保留的核心语义要素。
二、汉语“硬核”的语义分析
汉语“硬核”一词主要表示积极意义,多用来形容强劲、不可思议的程度或者某种强烈的感受和情感[3]。以此为意义基调的多个义项,既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也可充当定语和状语;既有体词性意义,也有谓词性意义。
(一)体词性意义
英语“hardcore”所表音乐类型在我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其义项“打地基的碎石”在汉语中也未曾见到。汉语“硬核”的最常用义并非源自二者,而是由其派生后的名词性语义“核心成员”。例如:
(1)那些被联邦经济学家称为“硬核”的失业者,即失业超过二十七周的人,在2月中旬不仅比1月中旬增加,而且比去年同期经济衰退最严重时还有所增加。(《人民日报》,1962-03-23)
例(1)为目前在BCC和CCL语料库中所见汉语“硬核”表“核心成员”义的最早用例。被称为“硬核”的“超过二十七周的失业者”,包含了“成员”这一类属义素和“最稳定”“最核心”这两个特征性义素。“核心成员”义也是汉语中“硬核”词义派生的起点义,之后,“成员”这一类属义素逐渐泛化,所表示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衍生出“力量”“内容”“品质”“构成”等抽象概念,组合后整个结构表示“核心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当“硬核”所指对象泛化后,表示类属义的名词可以与“硬核”在句中同时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通过对句子意义的整体把握推理得出。例如:
(2)他告诉我,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他们冲锋在前,成为前线的“硬核”。(人民网,2020-02-21)
(3)能打仗是政治干部的“硬核”。(人民网,2019-09-04)
(4)科博会为冬奥梦想加上“硬核”。(学习强国,2019-10-25)
例(2)中,只有理解了“战斗”和“前线”的关系后,才能推理出此处“硬核”的类属为“抗疫战士”;例(3)中,只有理解了“打仗”和“政治干部”的关系后,才能推理出此处“硬核”的类属为“能力、品质”。同理,如果我们不知道“科博会”之于“冬奥梦想”的意义,就很难推理出例(4)中“硬核”的类属。
(二)谓词性意义
汉语“硬核”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甚至独立充当句子的谓语,这些语法位置上的“硬核”體现的是该词的谓词性意义。充当定语时,“硬核”所修饰的名词可以是表人名词,如“硬核班长/团队/干部/用户/玩家/医生”等;也可以是表物名词,此时名词可以为具体名词,如“硬核礼物/产品/城市/标语”等,也可以为抽象名词,如“硬核措施/举措/实力/保障/担当/力量/数据”等。由于被修饰成分的类型多样,“硬核”与被修饰成分的语义互动呈现出多种特点,这使得其谓词性意义比体词性意义要丰富得多。
1.表示“强劲的”“厉害的”
当被修饰事物蕴含的能量大或者产生的影响力大时,可以受“硬核”修饰。例如:
(5)5G、云计算、大数据,电信运营商“硬核”科技让复工更有底气。(人民网,2020-02-21)
(6)为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一些地方春耕中农业科技创新扫描。(新华网,2020-03-10)
例(5)、例(6)中,“5G、云计算、大数据”和“科技创新”都属于高端成果,句中的“硬核”有“实力强劲”之意。
2.表示“核心的”“最重要的”
当被修饰事物在通过语境构建的上位范畴中处于核心地位时,可以受“硬核”修饰。例如:
(7)分清主次,先从主要负担入手解决,坚持分类治理、标本兼治,这是减轻教师负担的硬核问题。(人民网,2019-11-27)
(8)强化科学家在科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科学家能够心无旁骛地研究解决重大“硬核”问题,不断向科技前沿发起挑战。(《人民日报》,2020-05-22)
与表示该意义的体词性意义相对应,此时被修饰的名词性成分以定语中心语的形式出现,如上述两例中的“问题”。例(7)中,“硬核”与“主要”相呼应,表示“关键的”;例(8)中,“硬核”与“重大”“前
沿”相呼应,可知它表示“重要”“核心”之義。
3.表示“高层次的”“高等级的”
当“硬核”用于具有等级差异的事物时,表示“等级高”,如“硬核游戏”“硬核玩家”“硬核模式”“硬核玩法”等,它所陈述的事物具有“高级别”“高阶”等含义。除了游戏领域,也能修饰其他领域的名词。例如:
(9)目前,这20项“硬核”问题难倒了我们的科研人员。(中国科普网,2019-07-01)
(10)同时,民众对于健康科普的需求也已经进入一个“硬核”时代,不仅仅满足于了解健康常识,还希望能主动获取和学习疾病全周期所需的科普知识。(《环球时报》,2019-07-24)
例(9)中,“‘硬核’问题”是比普通问题更难解决的问题;例(10)中,“‘硬核’时代”是比其他时代对健康科普的需求更高的时代。
4.表示“(态度)强硬的”“刚硬的”
当说话者态度强硬时,其行为或话语可以受“硬核”修饰。例如:
(11)约翰逊硬核表态:英国10月31日必须“脱欧”,绝不推迟。(新华社,2019-09-03)
(12)该声明使用“晒截图”的方式“硬核”回应了网上流传的部分虚假信息,同时列举了央视《新闻联播》和山东电视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的报道,自证了泰山景区5月1日的真实情况,引来大批网友留言点赞。(《徐州都市晨报》,2021-05-02)
例(11)、例(12)中,“硬核”分别作“表态”和“回应”的状语,表示行为人实施行为事件时不留余地的主观态度,从与其共现的否定副词“绝不”中,亦可推知说话者态度之坚决。
5.表示“值得称道的”“给力的”
当被修饰事物非常令人满意、值得称道时,可以受“硬核”修饰。例如:
(13)一连串“硬核”数字折射出的,是银川经开区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秩序、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新华网,2020-03-14)
(14)纪录片《钟南山》今晚播出,讲述钟南山“硬核人生”故事。(《潇湘晨报》,2020-04-08)
例(13)中,受“硬核”修饰的“数字”,是达到或者超出预期效果的“数字”;例(14)中,“硬核人生”为“高品质、高成就”的人生,是说话者对钟南山的肯定性评价。
此外,“硬核”在强调事物或事情“给力”的同时,还营造出出人意料之感。例如:
(15)战斗民族硬核养生:我炖我自己。(爱奇艺视频标题,2019-05-27)
(16)硬核!秘鲁出动坦克火炮严守边境防疫。(新浪网,2020-04-12)
例(15)、例(16)中,以“炖自己”的方式养生,以“出动坦克”的方式来严守边境防疫,以及类似“用火钳烫发”“用武士刀理发”等行为,都被称为“硬核”行为。这类行为的特征是方式“强劲”,且有过于“强劲”甚至是大大超过完成事情所需之嫌,故用“硬核”修饰,隐含了该事情超出说话者的个人预期。在语用上,要么表达肯定之极,要么表达戏谑调侃之意。
汉语对英语“hardcore”的多个义项采用了差异化的处理方式,意译词“硬核”吸收了“hardcore”的“核心成员”义,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一系列积极的具有强烈褒义色彩的意义,而“hardcore”的消极意义,并没有被汉语吸收。
三、汉语“硬核”的语义派生路径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过硬”“强劲”是“硬核”所有意义的共同语义内核,该语义是各意义类“硬核”的概念基底义,“硬核”的不同义项均是由该语义所修饰的主体或所反映的侧重点不同而造成的。“硬核”多个义项所体现出的派生方式,可以从与事物相关和与事件相关两条路径加以描写和概括。
(一)与事物相关的义项
需要指出的是,名词性义项“中坚力量”“核心成员”,在该类实体所具备的特征的基础上,亦构成了“硬核”的另外两个形容词性义项。首先,它们所表示的“核心的”“关键的”意义是从“中坚”“核心”直接获得的,其演化路径是由事物义派生出指称该事物特征的意义,这也是汉语词义派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多名、形兼类词都同时兼具这两类意义,如“科学”“道德”“经济”等。同时,在一个团体或组织中,处于“中坚”和“核心”地位的成员往往是能力最强或最有话语权的,由此也可以派生出“强大的”“厉害的”之义。硬核”的事物语义派生方式可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向外”是指“核心”“关键”是对于他者而言的重要程度,“高要求”“强硬”也是对他者的态度;而“强大”“厉害”“强悍”,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特征,所以是“向内”的。可以说,这两个义项是从不同方向派生得来的。
(二)与事件相关的义项
事件具有时间特征,一次具体的事件一般会有事体和事核双重结构。前者为参与事件的实体,如施事、受事等;后者为事件活动的核心,如方式、结果等。如单次行为动作“跳”,是一个在时间线条上有起始点和终结点的事件,尽管没有言明,但在我们的概念框架中,该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有生的人或者动物,他们为参与事件的實体。“跳”的方式是“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其结果是行为者发生了“向上或向前的位移”。“硬核”一词分别从事件的行为者、行为方式、行为对象和行为结果角度,派生出不同的意义。“硬核”的事件语义派生方式可如图2所示:
在客观世界中,行为者发出某种行为,通过某种方式对行为对象施加某种影响,使其出现某种新状态,该过程遂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从图2可以看出,“硬核”一词也在事件要素的多个节点上发生了词义派生,覆盖了事件参与者中的行为者和行为对象,以及事件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
四、汉语“硬核”的语法特征
王健颖曾对汉语“硬核”的常规性语法功能进行了分析[4],对我们有一定启发。在英语中,作为名词和形容词的“hardcore”只能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相比而言,汉语“硬核”一词的语义内容更加丰富,语法功能也更加多样。
(一)受程度副词修饰
可以说,名词能够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是汉语语法的特色。名词受程度副词修饰后,名词在构式中的指称义被压制,属性义被凸显,其负载的典型特征便具有了程度上的延展性,如“很淑女”“有点淑女”,“很”“有点”凸显的是所具备的“淑女”特征和气质的程度[5]。“硬核”一词兼有名词和形容词功能,加之受到具有相同语素且能被程度副词修饰的“硬气”“硬派”“硬梆”的“波及效应”的影响[6](P216),因此就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条件。事实证明,“硬核”也确实出现了很多受“很”“非常”“最”“特别”“够”“太”“超级”等程度副词修饰的用法。例如:
(17)相较于积压在仓库的货品,“带货”成了最硬核的抗疫情、促生产、稳就业行动之一。(《光明日报》,2020-03-26)
(18)国家发改委:长远看抵抗力比口罩更重要,健康生活才是最硬核。(《北京青年报》,2020-02-25)
除此之外,“硬核”还能够进入形容词的典型结构“A+一点(儿)”中。例如:
(19)许多地方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拿出了“硬核”的做法,面对部分学生上网课难,不妨也可以“硬核”一点。(《中国青年报》,2020-03-07)
(二)充当状语
汉语“硬核”能够充当状语直接修饰动词,这也是英语“hardcore”所不具备的用法。例如:
(20)但作为最先“硬核”战“疫”的国家,中国经验无疑具有参考价值。(中国新闻网,2020-03-12)
例(20)中,“‘硬核’战‘疫’”是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抗击疫情。目前,“硬核”修饰动词的用法十分普遍,它所表达的具体意义需要视所修饰动词的意义来确定。
(三)充当谓语
在汉语中,一些名词能与助词“了”搭配,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如“大姑娘了”“六年级了”[7]。能够进入“N+了”结构的名词往往是某一语义序列中的某个成员,表示“达到某一阶段”。“硬核”一词也能充当句子的谓语,表达句子的核心事件信息,并且此时能出现在“了”前。例如:
(21)俄罗斯人又“硬核”了一把:在太空拍电影。(北青网,2021-10-07)
(22)广西科技厅支持科技型企业战“疫”措施硬核在哪?(广西省科技厅网站,2020-02-24)
例(21)中,“硬核”与表示状态变化的助词“了”组合,充当句子的谓语;例(22)中,“硬核”作为句子的谓语,表达句子的主干事件信息,介词短语“在哪”则充当它的补语。
(四)独词形式
汉语中的“硬核”还能够单独成句,这时它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位于句末。这类“硬核”多见于新闻标题中,表达一种认可和赞扬的主观性评价。例如:
(23)硬核!四川将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光明网,2020-03-11)
(24)这个“山东煎饼”,硬核!(京报网,2019-12-19)
从上述用例可以看出,当“硬核”修饰动词、名词或直接充当谓语时,有时候会带引号,引号除了起到强调作用外,还能标记非常规性用法。曹兆兰指出,引号能够标记因引申而新显的词义,当新显词义被大众熟知且成为静态词语后,便不再需要引号这一形式标志[8]。这说明带引号的“硬核”用法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同时,还可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例不再使用引号,这表明“硬核”的这些语法功能正在逐步被视为该词的常规用法。
五、汉语“硬核”的泛用原因
宋萌萌[9]、冯鑫磊[10]着重从传播方式、使用者心理等外部角度,分析了“硬核”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我们认为,汉语“硬核”的泛用有着语言学上的必然性,该词的语义语法功能是决定它能否大众化的关键性因素,而外部环境则为其泛用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
(一)词义派生符合大众心理预期
由“硬核”的本义派生出的大部分义项,其核心语义内容在已有的由“硬”参与构成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中便已存在。例如:在“硬菜”中,“硬”指“上档次、高规格”;在“硬道理”中,“硬”指“无可争议的”;在“硬性”中,“硬”指“不容变通的”;在
“硬环境”“硬件”中,“硬”指“基础性的”;在“硬手”中,“硬”指“能力强的”[11](P1575-1576)。可见,“硬核”的词义派生始终是围绕着构词语素“硬”已有的意义而展开的,顺应了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降低了人们习得其新义和新的语法功能的难度,无需刻意学习,过耳即会,这也为该词的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硬核”在使用中也发展出超越普通名词的语法功能,它可以修饰动词、充当谓语及受程度副词修饰等,这使得该词的各个义项都能够形成以该义项为核心的、充当句子各类句法成分的不同用法,语法功能比较丰富,从而大大激活了该词的活力。
(二)词义概括性强,表意空间广
当人们在称赞好到出乎自己意料的事情时,往往会因喜出望外或惊喜过度而导致其发出的称赞缺乏细节信息。“硬核”的多个派生义都含有较强的褒义色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意义为“厉害、强大”,它可以满足特殊语境下的语言表达需求,即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事情作省略细节信息的概括性评价。同时,由于“硬核”由本义派生出的语义内容颇丰,这种忽略细节的概括式表达,辅以表意维度上的丰富性,就使得该词不仅表意空间十分广阔,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表达需求,而且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因而大大提高了该词的使用频率。
(三)语用风格突出
“硬核”一词由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修饰性语素“硬”是该词词义最重要的内核,其鲜明的语义特征并辅以语音上的降调,赋予了该词一种铿锵有力的硬朗感和掷地有声的干脆感。正因如此,该词还可用于对“夸张、让人震惊或难以理解”的事情的评价,这时说话人既可持欣赏赞扬态度,如例(23)所示;亦可持戏谑保留态度,如例(15)所示。如前所述,该词的感情色彩为褒义,通过形式上的褒义和主观上的戏谑态度相结合,将评价者的真实态度微妙地传达出来。可以说,这种表达方式新潮且有趣,因此,受到了不少追求个性的网民的青睐和模仿。
(四)主流媒体的认可
需要指出的是,“硬核”一词的泛用还离不开主流媒体的高度认可。我们对“硬核”在《人民日报》中的出现情况进行了统计,截至2020年12月,该词在《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各出现了74次、71次。具体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表2可以看出,“硬核”在这两份报纸中的出现情况十分相似。2019年之前,《人民日报》很少使用“硬核”一词,很多年份甚至没有出现;从2019年开始,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由于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其他媒介也争相使用,其使用量遂呈现出井喷态势。目前,“硬核”一词频繁出现在报刊、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中,甚至还经常出现在新闻的标题中。以新华网新闻语料为例,“硬核”一词在新闻标题中的出现频次均在20%左右,可见,标题亦是该词在篇章中的典型位置之一。具体如表3所示:
总之,“硬核”作为借词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因来看,该词在构词语素原有意义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派生出一系列相关义项,拓展了其表意的广度,为适应汉语语法及发展出个性化的表达功能提供了条件。该词词义能够进行多次高效率派生的先天优势是因为它兼具名词义和形容词义,其词义派生中的关键步骤是形容词义项的辐射式派生。从外因来看,主流媒体和其他媒介的高度认可、频繁使用,使得该词得以广泛传播,其意义和功能也得以迅速的复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熹.汉语流行语“硬核”釋义[J].现代语文,2019,(8).
[2]曾姝.基于语料库的“hardcore”和“硬核”对比研究及互译策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3]耿碧悦,康洪君.基于美国杨伯翰大学英语语料库对热词“硬核”的追溯研究[J].长江丛刊,2020,(33).
[4]王健颖.网络热词“硬核”探析[J].汉字文化,2020,(2).
[5]陈亚萍,于善志.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对“很+NP”结构的压制整合解析——以“很淑女”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4).
[6]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邢福义.说“NP了”句式[J].语文研究,1984,(3).
[8]曹兆兰.引号——“三新”的形式标志[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4).
[9]宋萌萌.热词“硬核”解读[J].语文建设,2019,(9).
[10]冯鑫磊.流行语“硬核”探论[J].文学教育(上). 2021,(4).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A Study on the Derivation Mechanism and Reasons for Widespread Use of “Yìnghé(硬核)”
Wang Dongzh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Law,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word “yìnghé(硬核)” has derived many meanings from its original meaning, and there has been a strong development momentum. The word ha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meaning, namely nominal meaning and predicate meaning. The different ways of its meaning derivation can be described and summarized from two paths: the meaning related to things and the meaning related to events. “Yìnghé(硬核)” has rich grammatical functions, in addition to its basic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nouns, it also appears in some special grammatical positions. In terms of word meaning content and expression func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this word is not only due to the multiple derivation of word meaning, but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extensive use of mainstream media.
12 下页尾页标签: 热词 硬核 词义
赏 赞-
相关文章
- 汉语依存树库中方位词的计量考察
-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 汉语语体研究回顾与前瞻
- “方言词”“方源词”所指探究
- 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论争评析
- 语言景观中参与者因素研究综述
- 国际中文教育在线虚拟仿真调节教学模式研究
- 并列标记“和”与“并”连接动词的境况比配
- 异体字刍议
- “但是”话语标记化的句法—语用界面研究
姐的欢喜 » “硬核”的词义派生机制及泛用原因探究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