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于惠山东麓的“天下第二泉”、惠山寺和锡山上、忍草庵周围的“惠山泉群”,其蕴含的人文遗韵,是惠山“胜地名泉”的真实写照。如今,惠山泉群多已枯竭,这又是为什么呢?
惠山自古便有“胜地名泉”之誉。这个说法并非始于唐代“茶圣”陆羽评定惠泉“天下第二”之时。据《乾隆南巡秘笈》记载,“胜地名泉”四字为1751年乾隆下江南时在惠山门口写就。
“惠山泉群”形成于唐代至现代的1200多年间,在此生息的居民、僧人开挖了无数名泉,而官员、僧人和文人的题刻,又为其注入了丰厚的人文气息。
“天下第二泉”的迷人过往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苏东坡用一首《惠山谒饯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写尽二泉之唯美。二泉也确有底气配得上苏大诗人的点赞。千百年来,二泉的遗风雅韵不绝如缕。
早在宋徽宗时期,二泉已成朝中贡品,所谓“月进百坛”。宋朝以后的明清两朝,因王公贵族仰慕二泉之名,二泉水还一度被当作商品来交易。
据记载,由于泉水在长途运输中极易产生浑浊现象,于是人们想出了在水中投些白石子的方法来防止水质变浑。因二泉远在无锡,趋利商人甚至想出了伪造二泉水的办法,比如将普通泉水烧开,在月光下自然冷却,经一夜露水,便摇身一变成了二泉水。
在明清的一些笔记小说、游记里,多能寻到关于惠山二泉的描述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自称“水癖茶淫”,吃茶考究,得自家传。其祖父时以无锡惠泉水烹茶,客来误听为“卫前水”,告知随从以后家里烹茶也到“卫前”挑水。
明朝文徽明曾有诗作描述其与好友在惠山二泉亭以茶雅集,离开时依依不舍回望,但见一条水路之景。可见当时去二泉取水之人何其多。
当年“天下第二泉”在申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文保单位时,曾有人提出过质疑。质疑的理由是,“泉”只能算是一个自然景观。但最终“二泉”以其悠长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最终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
“二泉”水量丰沛之证
今时今日至二泉,池中并未见干涸。其实,池中之水并非天然泉水,而是从是从映山湖中抽取的循环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天下第二泉”已经枯竭。现在我们看到的“天下第二泉”当属景观水,是从映山湖中抽取的循环水,并非泉中自然渗出。
现存“惠山泉群”中,除忍草庵的林泉、听松泉水量尚属丰沛外,其他几处泉水如碧露泉、涵碧泉不过空余一块石头,尚有些水量也是极少的。
松泉,历史上的二泉水似乎总是充盈的。
1949年6月,因发表了一些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言论被长期关押,最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枪决的奇女子林昭,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前,曾在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过。当时这所学校的校址就设在“二泉”旁。她在自己的书信集《情书一束》中,描述了自己在惠山洗衣服,因为人比较矮小,舀不到二泉水,男同学见状帮忙的情景。
又比如1950年,陈毅带着警卫员轻装简从,自惠山直街行至二泉,从泥人摊上顺手拿起一只碗弯腰舀起二泉水就喝。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对于惠山直街的住户来说,惠山上的泉水是他们生活的必需水,大凡讲究点的人家就会去挑二泉水。旧社会惠山还有“挑水”的职业,一担能卖几个铜板。
据久居于此的一位70多岁老人回忆,他母亲在世时曾说过,有一年无锡大旱,其他地方都没水了,二泉的水虽然少了些,但取掉之后没几个小时就又自己渗满了。
2000年,惠山二泉门口曾经挖出一口井,井深3.5米的样子,内铺水管。据景区一位老职工说,这口井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所挖,二泉水被抽到井里,通过水管专供老轻院师生使用。从地理位置来看,二泉距离老轻院有千米之遥,这种说法还有待考证。
如此种种,都可以说是二泉水量充沛的佐证。
那后来“二泉”水又为什么会枯竭呢?而且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揭秘“二泉”枯竭之谜
据景区一位老职工讲,上世纪六十年代,惠山开山做景观之时,在黄公涧挖过一个大水塘。哪料这一挖,没过多久二泉井里的水位就矮了一截。“惠山活地图”、倪云林祠老祠丁龚炳锡老人在世时曾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二泉水就已经很少了。在他看来,原因主要是锡惠公园开发了映山湖。
每至梅雨季节,无锡民间就有去黄公涧“游大水”的习俗,但游大水的路线与今天显然是不同的,“拎着裤脚管,从惠山街上逆流而上”。因为当年黄公涧发大水时,水流是从愚公谷经惠山街再流向二泉方向。但自映山河开凿之后,水流方向发生了变化,原本流向二泉的水流向了地势更低的映山湖。
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锡惠景区公园管理处曾请江苏地矿大队来惠山地区测绘过,结果显示,二泉所在位置正处于山北听松坊和黄公涧相交的“凹”字型中央,所以水量充沛。但这个测绘结果并未引起重视,加之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淡泊,技术也还未像今天这般先进,所以在惠山此后的一系列改造中考虑得就不够全面、科学。
当然,二泉水枯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惠山地下城防工程的修建也是原因之一。据当年参与修建的一位工程人员讲,在挖掘过程中曾经碰到过塌方现象,某些地方的水流很大。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锡惠公园爆破山石建造“百鸟园”以及大规模植树,也可能是破坏地表径流,影响泉源的诱因。
惠山民谣唱到“东门菜、西门柴”,惠山上自然是树最多。但当时惠山上的树木也并未像今天这般茂密,这从现存惠山、锡山的一些老照片上就可以看出。
#p#分页标题#e#以前,惠山的植物群落以松竹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惠山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植了大量的香樟树。但植物专家认为,松竹更利于涵养水分,因其不腐,又能对水质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此外,松根富含矿物质,二泉水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二”,与此也是有关系的。而香樟这种阔叶植物其水分易蒸发,从而影响土壤的水分含量。
纵观历史,其实“二泉”的枯竭现象早在元朝就已经发生过。因“二泉”在宋朝时名气很响,及至元朝,政府甚至借此向子民征税,此举引起民愤。不知为何,没几年二泉水便干涸了。于是民间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称是“老天的惩罚”。虽然带着些许迷信的色彩,但说明当时二泉确实曾经枯竭过。据推测,这可能与当时的大旱天气有关。
其实,古人对于二泉水之枯竭早有担忧,在锡惠公园的修复过程中,施工人员就发现,在距离二泉十米开外,古人曾做过一道拦水墙,以阻二泉之水流向他处。
转世轮回,元朝二泉之涸在今已重现,引人深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二泉为代表的“惠山泉群”反映的是惠山的自然生态和曾经的人文遗韵,是惠山胜地名泉的真实写照和资源样本,其泉名题刻和泉池也是时代沧桑和生态的例证。那么,名闻天下的二泉之水又将何时重回盈盛,再现竹炉烹茶的风雅呢?
(来源:情调无锡 编辑/周超)
-
相关文章
- 60年流行语: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组图)
- 电视剧《谷文昌》:抓住人物特征展现英模本色
- 电视剧《谷文昌》:用14年的时间把荒岛变为宝岛
- 专访梁仁红:《破局1950》成绩亮眼背后有哪些创作方法论?
- 中国外贸居全球第一 带动超1.8亿人就业
- 培养更多河北本土舞美创作型人才
- 档案解密:北京朝阳门内大街81号身世之谜(图)
- 史上最邪恶的情色发明 还原电动按摩棒不为人知的故事 看完脸都
- 史上最邪恶的情色发明 看完脸都红了
- 上世纪50年代档案揭敌特分子失踪之谜:潜回老家当老师
德迅网 » 发现无锡 揭秘二泉水干涸之谜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