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古墓的沟里还藏着古墓,神秘墓主人身份成谜

1979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一支考察队在罗布泊以西约70公里的孔雀河下游古墓沟发现和发掘了40余座古墓。墓中死者有的衣着完整,头戴尖顶毡帽,帽上插几枝羽毛,显出死者特有的民族风貌。这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特别关注。

两个月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也公布了两个年代数据,这是用同一墓中保存的毛布的棺木测定的。用毛布测得的年代只有2000多年,用棺木测得的接近4000年,这两个数据不仅与南大的数据相差很大,而且两个数据本身也相距1000余年。作为一种解释,有人以为用毛巾测定的年代接近实际年代,用棺木测定的年代偏高,是由于死者葬具用千年古木制成的。这个墓地距离著名楼兰遗址不远,加之毛毡在中亚出现的较晚(约在公元前6世纪),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墓葬的时代无论怎么说都不会早于汉代楼兰王国以前,最多也不过2600年。但令人费解的是在随葬品中没有发现任何受汉文化影响的遗存。相反,从楼兰遗址的墓葬中出土的汉代文物却屡见不鲜。后来又陆续测定了几个年代数据,全都在3000年以上(大多在3800年左右)。因此,这些古墓早于汉代以前建造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在初步报告的随葬品中,发现有数量不多的铜饰物,但未见报告有铁器存在。这种情况会不会表明它们是该地区青铜时代晚期的墓葬呢?

今年来,从古墓沟、楼兰及和田等地区采集到古人类学材料,对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据笔者近几年对上述材料的研究表明,古墓沟墓葬中的人类遗骨具有鲜明的欧洲人种古欧洲人类型特点,它们一方面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克罗马农人类型有些相似,另一方面与近代北欧种族头骨有些相似。而这种类型在铜器时代的中亚、哈萨克斯坦、南西伯利亚及至伏尔加河下游有广泛分布,但到铁器时代以后,这个类型或逐渐向新的类型过渡(如向中亚两河类型),或向西退去,或零散混杂于新 的类型之中。由此推想,古墓沟墓地的居民与上述周邻地区的某些青铜时代较晚的居民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或就是他们的一支。

更为有趣的是根据对楼兰城郊时代相当东汉时期墓葬人骨的研究,除了出现个别具有明显蒙古人种特点的头骨以为,其余多数属于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类型。这个类型与古墓沟的类型在起源上并不接近。值得注意的是楼兰居民的欧洲人种特点与时代更早的南帕米尔古代赛克人(公元前6——4世纪)相同。最近,从和田地区桑普拉古代丛葬墓(时代可能在公元前后)出土的人类学材料,也具有同样的类型,这个墓地的地理位置也恰好占有帕米尔到罗布泊之间的过渡。由此联想,与史记汉代相联系的古楼兰人主要来源于西边的古地中海人种,他们至少在2000年以前穿过帕米尔,沿着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前进到罗布泊地区时,可能与早到的古墓沟类型的居民会合,创建了古楼兰王国。当然,这仅仅是推测,还没有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古墓主人是何人。

德迅网 » 古墓的沟里还藏着古墓,神秘墓主人身份成谜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