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新世纪周刊:六大谜案

  由于种种原因,郑和下西洋的大部分历史史料都已经遗失殆尽,也因此留下了一个个历史谜案

  谜案

  郑和下东洋

  1982年,时任山东大学中西交通史研究室主任的潘群,在第三期《文史哲》上发表文章《郑和使日问题初探》一 文。文中称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出使过东洋。此说一经媒体披露,霎时在历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那么,支撑这一神秘学说的历史依据是什么?郑和为什么出使日本?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却鲜为人知呢?

  一段尘封的历史

  已过古稀之年的南京大学退休教授潘群在对记者说起这段经历时,依然颇为激动。“1956年,当时我是山东大学 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导师黄云眉是明史专家,为了培养我特批休学两年,专修明史。期间我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明史纪事 本末》,一本《明书》,这两本书都是在《明史》之前编著的。”

  潘老边说边从书架中抽出两本泛黄的线装《明史纪事本末》,上载:(永乐)十五年冬十月,遣礼部员外郎吕渊等使 日本。先是帝命太监郑和等赍谕诸海国,日本首先归附,诏厚赍之,封建诸山,赐勘合百道与之期,期十年一贡。

  “我当时就怀疑,郑和出使西洋,日本为何首先归附呢?而且还签订了《勘合条约》,每年都要向朝廷纳贡,而这些 在《明史本纪》、《明史》、《郑和传》等典籍中均无记载。”

  时年22岁的潘群擅于逆向思维,凡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件事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之后,他又翻看了《明书·戎 马志》,他惊喜地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永乐二年,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复金, 十年一贡……”

  经过之后的查阅,潘老的这一观点又有多部史书记载为证。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 列举说,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书》中有专门论述:“文皇帝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 。寻寇苏松诸处。是年,上命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

  《日本一鉴·穷诃话梅》卷六的“流通”条也对郑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后果做了记载:“永乐甲申(二年),倭寇直隶 、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明年乙酉(永乐三年),其王源道义遣使献所俘倭寇尝为边患者”。

  《筹海图编》“直隶倭寇变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对马(壹)歧倭寇苏松,贼掠浙江穿山而来, 转掠沿海,上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魁以献。”

  明人冯应京在其《皇明经世实用编》中写道:“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 渠魁以献,我于是有什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

  以上史料,都为郑和出使日本,提出了有力的依据。

  使日为除寇

  郑和为何下东洋?一句话,明代初年海防的重点在日本,而贯穿明代300年的外患简单道来只有四个字:南倭北虏 。南指日本,北指蒙古,郑和下东洋是为了解决这个“腹背之患”。

  明朝建立前后,日本浪人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对中国形成倭寇之患。明太祖一怒之下于洪武十六年(138 3年)下令断绝中日交通。

  1402年6月,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解除海禁,协调与周围邻国的关系,派使臣到日本,日本也 派使者到中国正式入贡。

  但就在明成祖准备派郑和筹备下西洋时,却发生了倭寇侵犯苏州府和松江府一带的事件。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 进行政治交涉,而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在朱棣夺权过程中屡建奇功,深得赏识的郑和身上。

  郑和也不负重托,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统督楼船水师十万,历经 千辛万苦到达日本,并将明成祖的旨意告诉日本执政者源道义,“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日本统治者自知理亏,立 即下令逮捕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源道义”是谁

  “源道义就是当时的日本国国王足利义满。”关于郑和下东洋之说,潘老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 ”时也曾提出过,只是当时忙于组织编撰《郑和下西洋》一书,故未公开发表。

  根据《客越志》记载,郑和当年扬帆东渡日本的出发点应当是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前些年还在那里发掘出了 刻有“郑和”字样的大铁锚,随后陆续发现的史书也都有记载。

  如今,“郑和下东洋”的观点已在学界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赞同。罗宗真认为,郑和这次下东洋,发生在下西洋之前的 一年,即1404年。

  “历史”的缺失

  时至今日,由梁启超先生开创的“郑和研究”已逾百年历程。虽然经过了几代学者的奋斗,但类似于“郑和下东洋” 一样的航海壮举仍然被许多迷雾所笼罩。为何官方记载在600年间竟悄无声息地消失殆尽?

  “可惜呀!这些资料在明初时就因为有人反对,后来都被烧毁了。”潘群感叹道。“明代中期开始,供职兵部的刘大 夏就私自烧毁全部郑和资料,并因此成了保守派的代名词而被声讨了百年。”郑宽涛对记者道。

  元代曾有十万海军,但元世祖忽必烈率十万海军攻打日本时,最后回来的只剩下3人。相反,郑和下东洋的船队只有 27000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也可以看出,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也正因郑和下过东洋,对其下西洋起了保障作用。从明帝国当时面临的形势来看,郑和必须先解决作为海防重点的日 本这个后顾之忧后,才可以大举下西洋。

  谜案Ⅱ

  郑和为何下西洋

  由于郑和出使东西洋各国的详细资料被烧毁,致使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知之不详,对其下西洋的目的也众说纷纭,莫衷 一是。于是,流行于坊间的N个下西洋版本也就无从考证。

  寻找建文帝?

  当年,燕王朱棣高擎“靖难”旗帜攻入京都应天(即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为了能顺利地化装潜逃, 火焚皇后马氏与太子朱文奎以制造假象。

  建文帝这一瞒天过海的高招为自己一时躲避追杀赢得了有利时机,但随后朱棣很快便从尸体手上的一枚戒指辨明了死 者的身份。不过,精明的朱棣不但没有马上揭穿事实真相,反而借题发挥,特意发布诏告,向全国宣布建文帝已“阖宫自焚” 。此举目的就是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建文帝是死于自焚?还是逃亡在外?这一历史悬案,在众多人的杜撰下,后来演变出建文帝流亡西南等不少版本,致 使几百年来史学界始终争论不休。

  随着1991年,南京建邺路拓宽工地发现规模宏大的地下水道;1998年,又发现建文帝出逃的涵洞,目前基本 上可以盖棺定论:时年,建文帝并没有死。

  于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便显而易见地与寻找建文帝联系在了一起。

  虎口脱险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有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于是,郑和 下西洋是带着皇帝使命的——寻找建文帝行踪。

  而这一说法很快被学界推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金民教授认为,把明成祖下决心派郑和下西洋的主 要原因归结为寻找建文帝这一说法过于牵强。

  其一,建文帝其人忠厚羸弱,被朱棣从帝位上赶下后,即使逃到国外也没什么能耐。这些情况朱棣应当明白,何必三 番五次派郑和率领二万余人的庞大船队兴师动众出海寻找?

  其二,建文帝是否逃出南京城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不少迹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陷已经死于大火。

  其三,郑和寻找建文帝缺乏充分的史实依据。《明史·郑和传》虽有记载,但即使《明史》也是处处矛盾。由于建文 帝的下落无人知晓,《明史》的编撰者们就根据自己的看法来修正史。

  耀威异域?

  《明史·郑和传》中曾有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异域”,这一说法也成了国外学者“郑和侵略说”众口一词 的观点。但潘群经过反复研究考证后得出结论:是“耀威异域”而非“耀兵异域”。

#p#分页标题#e#

  潘群强调,“威”与“兵”,前者是扬我国威,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而后者则是用兵打仗,是指军事行动。这一字之 差,牵涉到不同的政治见解。“郑和侵略说”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依据。但史实充分证明,中国在郑和时代就没有侵略,没 有威胁,明成祖主张“厚往薄来”、“宣教化”,他说过对待别国千万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

  其实,郑和七下西洋28年间只有过三次战役,而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仅一次,还是被迫自卫反击战。从这一点来 看,潘群的“耀威异域”还是有理有据的。

  潘群在研究调查中还发现,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国后,途经福建雪峰寺时曾拜望过建文帝。明朝遗民查继佐所著, 成书于康熙年间的《罪惟录》中有惊人的记载,该书志卷三十二上的《建文逸记》说:“建文帝携一子至浦江郑氏家,后又纳 一妾,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峰寺。三保下洋过之,泣拜于地,为之摩足。帝微嘱三保举事,泣对不能,别去。”

  无力回天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在几个忠臣陪伴下从燕雀湖后宰门的一个涵洞口仓皇逃离京城。然后,被僧录司左善世 (相当于今天的佛教协会会长)道衍和尚转移到了一个最安全的地方。

  “这个安全的地方就是福建的雪峰寺。这段话记载了‘靖难’之后,逃出南京的建文帝的行踪:他先后去了浙江浦江 、福建福州,在这过程中,还娶妻生子,最后隐居在福建雪峰寺中。

  而巧合的是,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来后,在寺中遇见了建文帝,在这位前任帝王面前,郑和哭着拜倒在地。建文帝 要求他起兵反对永乐帝,帮助自己夺回帝位,但郑和哭着对建文帝说,自己不能够这样做!”

  一方是以前的皇帝,虽被推翻,但总归是正统,一方是追随征战南北的永乐帝,到底如何抉择?只好“泣对不能”, 这也似乎说明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寻找建文帝。

  迎取佛牙?

  潘群教授曾向相关媒体透露过他的新发现:即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迎取佛牙。据潘群介绍说,明成祖的重 要谋士姚广孝曾经随郑和下过一次西洋。编纂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的《姚氏族谱》,记录了姚广孝这一明初名人的 事迹。族谱中说,永乐七年(1490年),姚广孝全程参与了郑和船队的出航,经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姚广孝是何人?他是朱棣王朝“智囊团”中最重要的一位。据《明史》记载,自从永乐年间,姚广孝被朱棣召到京城 之后,就一直是朱棣最为倚重和信赖的谋士。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推翻建文帝,姚广孝出谋划策,居功至伟。

  朱棣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姚广孝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权倾朝野。姚广孝去世时,朱棣还亲自给他撰写了神道碑碑 文。厚遇如此,可见姚广孝是永乐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姚广孝随郑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说明船队执行的是一项极为重要却又万分保密的使命。”潘教授说,很多古籍资料 都记录朱棣曾派人寻访建文帝下落,由此许多人推理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此事,甚至有些说郑和在某次航海中找到过建文帝 ,只是向皇帝隐瞒了事实。

  虽然如此,潘群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是迎佛牙。这是因为姚广孝是一位级别非常高的官员,派遣这样的官员 出行,说明朱棣对第三次下西洋进行过谨慎的策划,而迎回佛牙的事实以及当时隆重非凡的景象记载,也说明这一趟出航不仅 顺利完成了使命,而且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

  古书中对迎佛牙之事的记述极富传奇色彩。《大唐西域记》则记载了佛牙迎回以后,朱棣专门派人“于皇城内庄严檀 金刚宝座贮之”。由此推测,说远航的主要目的是迎佛牙,更加贴切。

  招藩来贡?

  其实,中国和海外国家的贸易关系,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就从未间断过。到了明朝,明成祖派遣郑和大规模地进行海 外出访,重燃一度在洪武末期停止入贡的贸易活动。从1405年到1433年这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所赢得的成果远 远超出最初的预想。至此,明朝不仅在南洋、西亚地区盛名远播,更加深了中国对南洋一带的风土人情的了解,为中外交往历 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许多专家都认为,郑和出使西洋以和平外交为主调,“和顺万邦”、“共事天下太平”,这点与西方的“郑和侵略说 ”截然不同。尽管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但他没有,也不想成为“海上霸主”,没有侵占、掠夺,始终只是充 当沟通东西方的和平使者。每次返航时,都有外使随船来华,多时达千人。可见,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为了寻找所谓的建文帝, 更绝非“耀兵异域”。

#p#分页标题#e#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在祖法儿(现为阿曼东岸),郑和船队以丝绸、瓷器等物资换得乳香、芦荟等物。而在阿 丹(现为也门亚丁)则换得色彩各异的宝石、珍珠,及高二尺的珊瑚树。除此之外,还有让中国人津津乐道并深感好奇的狮子 、花福鹿(即斑马)、豹、鸵鸡(即鸵鸟)、麒麟(即长颈鹿)等各种热带地区动物。

  由于中国自古就视麒麟为瑞兽,所以当麻林国(现称坦桑尼亚)赠送所谓的“麒麟”(即长颈鹿)时,引起明朝百官 稽首称贺,纷纷好奇于这种长颈的吉祥的动物。不管是动物、香料,还是其他特产,原本都只为了朝贡而进入中国境内,久而 久之,却成为中外通商的主要产品。

  郑和船队本着厚往薄来、睦邻友好的原则,与各国既开展贸易,又结下友谊。在马六甲,拜里米苏拉甚至同意他们的 船队在当地沿岸地区建造一个仓库式的小城,四周栏栅包围着,四角设有更鼓楼(类似敲钟的塔楼),里面设置仓库,作为航 行的补给与运输的中途站。这也正是后人在调查研究时提出的有关“郑和基地”的论点还原。

  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带回许多珍贵的贡品,同时,许多诸藩更是慕名到访中国。据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永乐一朝( 明成祖年号),仅是南洋地区就有九十余个使团访问中国。永乐和宣德三十数年间,外国使团更多达四百多批,每次到访的少 至六七十人,多则有五六百人。

  谜案Ⅲ

  中国发现世界

  生活在委内瑞拉海湾的伊拉帕人、马奎塔人祖先,就是现在的中国广东人?600年前,中国人的船队真的到过美洲 、澳洲,并在那里居住吗?如果是,那么中美洲的文化艺术会不会是中国人将之传播到那里的呢?……

  美洲?澳洲?南极?是郑和发现了它们。一位英国老军官试图用他大胆的假设来证实这一惊人推断——1421年, 中国发现了世界。

  退役老军官的执著

  14年前的一天,一位名叫加文·孟席斯的英国海军退役老军官,手里摩挲着一幅古代地图,目光焦灼。

  孟席斯对中世纪的历史,特别是对探险家的地图和海图有着狂热的执著,这几乎成了他欲罢不能的追求。现在回想起 14年前那一刻,当他看到那幅古代地图时,脑海里竟浮现出了一支航行在中世纪加勒比海的船队。更奇怪的是,这支船队既 不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也不是环游地球一周的麦哲伦。

  难道还有比他们更早的船队到达美洲?

  孟席斯1937出生于中国上海,两年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离开,1953年,其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可能是 出于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伟大航海家的崇拜,他仔细端详着那幅古图,眼前一亮——这分明就是郑和下西洋的那支船队。

  此后十余年,孟席斯着魔般地为这一惊世发现而兴奋着,并不辞劳累地四处奔波,为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撑他的发现 。

  孟席斯的“中国发现说”

  早在2002年3月,孟席斯就曾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首次发表了《郑和发现美洲》一文,此文一经发表,当即在 世界上引起轰动。

  “而上世纪80年代,当时在交通部任职的房仲甫先生也发表过一篇中国发现美洲的文章。文中称,郑和的船队是通 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并称有中国人的后裔在美洲居住,当时很多人都反对房先生的这种说法。”潘群介绍说。

  而孟席斯曾查阅过大量的15—16世纪早期的地图,他经过研究证实,一些中国船队确实在15世纪早期开始了它 们的探险航行。其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一支由4个船队组成的庞大舰队。

  永乐十九年二月初二(1421年3月5日),郑和奉命第五次下西洋,于永乐十九年九月(1421年11月)返 回。与此同时,与郑和同行的另外三支船队,分别由大太监洪保、太监周满和周闻率领,并开始了载着人们去天涯海角的航行 。

  “我研究的证据说明,在1421年的整个航行期间,在高级将领洪保、周满的率领下,明朝的船队真正到达了北美 洲的太平洋海岸,甚至南极洲以及澳大利亚。其中周满将军的舰队一直向西航行,经香料群岛返回;洪保将军的舰队向着南极 洲往南航行,在回航时向东航行,途经南半球的海洋、满剌加和古里。”孟席斯肯定地说。

  “孟氏求证法”解开美洲谜局

  “我翻查研究了大量的地图和海图得出结论,郑和的一支船队到过美洲。上次我们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展出一些中国 古代科普类的图,最久远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宋。通过两年多来对各种图的对比,我发现后来郑和对这两种图做了很多的改进 。”在5月26日南京举行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讨会上,孟席斯称。

  孟席斯表示,“按照中国的史书记载,郑和确到过美洲,在一次考察中,一位欧洲人也说他曾在纽约发现有中国的殖 民地。在14世纪和15世纪早期,世界上最可靠的、最大的船就是这种中国帆船。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作家伊本·巴图 泰在横穿亚洲的旅行中记载,整个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与中国之间的货物均是由中国船来运输的。”

  为了印证郑和的船队的确到过美洲,孟席斯还找到大量的地图作证据,如在英国图书馆藏有早期阿拉伯地图的复制件 。此外,孟席斯还告诉记者他的最新发现:“我发现美洲印第安人的DNA和他们的疾病同中国人以及东亚人的十分一致。从 这个结论里可以推测,在哥伦布之前,中国人通过航海已经到达了美洲。”孟席斯兴奋地说。

  航向南极洲和澳洲

  按照孟席斯的推断,就在周满将军率队航向美洲时,洪保将军的船队也开始了他的南极之旅。

  “在赫尔特岛向北300英里的克尔格群岛,是以法国人勒·康提·瓦斯·德·克尔格伦命名的,他在1772年2 月12日发现了它们。此地经风的推动,意味着克尔格伦群岛是来自西面——也就是来自南美洲,更准确地说也就是洪保将军 舰队航行的方向。”

  孟席斯找到了一些关于洪保舰队到达该群岛的独立证据:其一是在《明代名人传记辞典》中有一些记载,“一些船只 到达了很远很远一个名叫哈甫泥的地方,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南极洋中的克尔格伦岛。”;其二是哈甫泥在中国人茅坤的海 图中也出现了,此图是大约在永乐二十年(1422)左右编纂的《武备志》的一部分,在图的边上注释有“风暴阻扰了舰队 继续向南航行”。

  在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保存着一种奇特的,已经灭绝了的动物标本,长相类似一种澳州的野狗,它曾经被人 驯养过。是南美狐狸和欧洲人到达南美洲之前,被越过海洋带到福兰克群岛的野狗杂交品种。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怎样来到岛上,又何以会灭绝?孟席斯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人留下了它们所带的一 些狗在福克兰群岛,随后这些狗和当地的狐狸交配。那么,航海的船队又怎么可能带狗上船呢?

#p#分页标题#e#

  孟席斯对此的解释是,中国能造在大洋中航行的船的历史已经有几个世纪。这些船支在远洋航行中,不但随船携带有 大豆、面粉、小米和大米,还有以独特方法保存的水果和蔬菜。肉是有限的,所以在船上养狗是为了补给船员的肉食所用。

  郑和环游世界第一人?

  “1421年(永乐十九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先于库克船长35 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孟席斯的观点一经公开,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议论焦点 马上由此前的“郑和所率船队最远到过哪儿”,转到了“谁是环游世界第一人?”

  郑和七下西洋是铁的事实,但他是否是环游世界的第一人——似乎是每一位关心郑和与航海事业的人所共同关注的话 题。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答案依旧是个谜。如果证据确凿,史料充足,那么真就如孟席斯在其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 》所说的那样:一直书写着由西方人开辟航海通道的世界历史,要被改写成中国人的名字。

  尽管孟席斯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滩上发现了中国帆船的遗骸以及与中国相似的植物群、动物群等。但 在没有任何直接的史实记录的情况下,单凭地图和海图就说郑和当年到过美洲、澳洲以及南极地区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

  第一声质疑来自南京政治学院的陈显泗教授。在2005年5月26日的郑和研讨会上,当孟席斯提出以上观点后, 陈显泗教授提出疑问:就算证明这个岛上的人是中国人,但又有什么依据能判定,这些中国人就是郑和时期的人,甚至是郑和 船队的人?

  而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坚持传统的“二位研究法”,而孟席斯则采用了不同于 中国的研究方式,比如洋流、信风、航向,以及各种海图,并以此推断出郑和去了美洲。“理论上讲是说得过去的,但不要忘 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环球。所以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小心推敲。”

  如此看来,神秘的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谜案Ⅳ

  永乐十九年之谜

  永乐十九年,在中国的航海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第六次,也是最重 要的一次西洋之行。同样,永乐十九年也是“多事之秋”的一年,现存的许多史料中,大凡有记载郑和下西洋一事的,必有永 乐十九年。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哪些重大变故呢?

  郑和“中道取回”

  据清初手抄本《针位篇》载: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奉圣旨,郑和、杨敏、李恺等三人,率船队往占城、 暹罗、满剌加、榜葛剌、锡兰、古里等番邦,周游三十六国,航程远及阿拉伯及东非沿岸诸国,至永乐二十三年(1425年 )……

  当年随同郑和船队出海的还有一位重要的“证人”,此人叫马欢,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负责记载航行。他的日记《 瀛涯胜览》在郑和的最后一次航海之后,于宣德八年(1433年)出版。

  根据马欢的记载,郑和船队离开北京6个月后到达满剌加。起初,中国人在此设立港口,采集来自美洛居——香料岛 的香料。不久,满剌加发展为中国瓷器和印度纺织品的集散中心和印度洋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

  种种史实表明,郑和及所率船队的的确确在永乐十九年这一年出海。然而,关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中道取回”之说 的谜局,也正是围绕这一年展开的。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永乐’根本不曾有过二十三年,到1424年也就是永乐二十二年就终止了!”潘 群教授的一番话,为“永乐十九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过,1983年10月于江苏太仓县城厢公园“树萱斋”西壁 内发现的《周闻夫妇墓志铭》似乎可以说明什么。

  周闻曾五次参加下西洋的活动,周闻墓志铭全名为“明武略将军太仓卫付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铭文记载了周闻五 次参加下西洋活动的日期,即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其中永乐十九年载:“中道取回”。永乐二十 二年尚有一次筹划中的远航,但因“仁庙(仁宗)诏停止之”而没有进行。

  那么,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为何要“中道取回”呢?

  失宠缘于三殿火灾

  “永乐十九年(1421年)太重要了,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的‘转折点’。时年明代迁都北京,当时郑和已经不受 宠了,好多大臣也都纷纷批驳郑和下西洋一事。”潘教授答道。

  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朱棣便征调23万人,仿照南京明故宫样式在北京修建宫殿。永乐十九年(1 421年)正月,故宫主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完工,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也正是这一年的二月,处在 官场事业巅峰的郑和奉旨从南京开始了第六次下西洋旅程。

  然而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刚建好的三座宫殿突遇火灾,翰林院侍读李时勉等人向明成祖进言,说这是下西洋劳民伤 财所带来的恶果。由于当时迷信盛行,明成祖心中也很犯疑,“这是否是苍天的惩罚”。于是,其下令停止在西洋购买一切物 件。

  自此,明政府官员中对下西洋的非议愈渐多了起来,就连当初竭力歌颂下西洋的大臣,此时也站出来反对,认为下西 洋在物质上耗费巨大,人员也有相当损失。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暴亡,其子仁宗继位后再次下令停止下西洋的活动,郑留守南 京,负责修理南京宫殿。

  “但是,郑和留守南京期间十分失意,当时仁宗皇帝竟然不发给郑和手下官军维持生计的月粮,甚至调拨专给罪犯吃 的罪人米充抵郑和官兵的口粮。

  仁宗的儿子宣宗继位之初,郑和副手为辛勤修理明故宫的军民请赏。谁料宣宗竟大发雷霆,他命令司礼监下文命令‘ 郑和毋妄请赏赐’,甚至直接派人警告郑和‘谨守礼法、毋窥伺朝廷,一切非理之事,不可妄有呈情。’这已足见郑和当时已 不复此前下西洋时的风光了。”潘群介绍道。

  谜案Ⅴ

  航海家墓在何方

  关于郑和墓葬何处,国内史学家众说纷纭。一说郑和死后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另一说郑死后尸体留在了印度古里;还 有的分析认为,郑死后时值盛夏,因担心尸体不便运回国,便葬于大海。所以牛首山之郑和墓只是一衣冠冢,并无尸体。

  在记者此次赴南京采访时,南京大学教授潘群、江苏省郑和研究会马光汝主任以及南京政治学院教授陈显泗,以及郑 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都一致认为郑和死后正是葬于南京牛首山。

  解开身份谜团

  1956年,牛首山弘觉寺塔地宫中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文物上刻有“明御用太监李福善奉施”。李福善是谁?为 何捐建弘觉寺塔?

  有学者论证李福善就是郑和本人,因为郑和曾用过法号“福善”。但此说一出,便引起众多争论。

  “后来我多方查找资料,终于查到了这个人。此人名李童,与郑和同一时代,此塔系李童为首的一个宦官集团筹资兴 建。”郑宽涛对记者道。

  李童与郑和关系密切,是明英宗朱祁镇时的御用太监。据记载:李童字彦贞,号朴庵,江西庐陵人。生于明洪武二十 二年(1389年),卒于明景泰四年(1452年),终年63岁。

  李童比郑和小18岁,他同郑和一样因军功卓著升迁很快,并一起侍奉了三位帝王。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历程 ,李童与郑和共事多年,情谊深厚。

#p#分页标题#e#

  明朝宦官参与军事,他们随军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并在皇帝的宽许、培埴下形成一股可以影响朝廷外交、贸易、朝 政的宦官势力。无疑,年龄最长、功绩最大的郑和是这个宦官群体中最受人敬重的,就连清人编写《明史·宦官传》也将郑和 排在首位。

  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卒于印度古里,引起朝中宦官集团的惋惜和悲痛。郑和死后,赐葬于牛首山,崇佛的宦官集 团认为应该为纪念郑和做些什么,而在郑和长眠的牛首山兴建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用以祭奠,就成了最自然的方式。

  由于李童是三朝元老,权倾一时。由他主持修建弘觉寺塔也合情合理。弘觉寺塔地宫出土文物铭文“佛弟子御用监太 监李福善奉施”,地宫出现李童奉施之物,说明李童代表朝廷,参加该塔落成典礼或郑和安葬仪式。

  郑和墓是衣冠冢?

  此前史学家们一度认为郑和墓只是衣冠冢而并非尸体。据《郑和传》所载,郑和七下西洋于宣德七年十一月六日,抵 达锡兰山别罗里。在此之后,郑和又到祖法儿、木骨都束、竹步等国,再向南一直过了赤道,到达非洲最南端,接近莫桑比克 海峡,然后回航。

  当船队行至古里附近时,终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这位在海上奋斗近三十年的伟大航海家,于宣德八年(1433年 )四月初(1-9日之间),在印度南部西海岸的卡利卡特逝世,终年六十二岁。

  为考证郑和死后究竟葬于何处,陈显泗、马光汝及郑宽涛多方寻找证据。期间据常熟一造船厂老工人讲,古代远洋船 只每艘船上都设有一间停尸房,专门用来停放将领尸体,相当于现代的太平间。

  明朝的造船技术很发达,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人死后放置停尸间不会腐烂,加之海水是咸的,将尸体用海水浸泡 后,即使是夏天也不会腐烂。

  “郑和死后,宣德皇帝赐葬南京牛首山,在古代赐葬必须是尸体安葬,不可能是衣冠冢。另外在明代,用水银作防腐 处理已盛极一时,即使布衣百姓存放尸体,也可以采用水银防腐。这一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原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专家庄 为玑教授就曾证实。

  何况像郑和这么重要的首领怎么可能葬于大海?”马光汝认为,明朝行游在外的海船上都备有两副棺椁,专供保存首 领尸体,这些在《琉球志》上均有记载。

  谜案Ⅵ

  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

  郑和下西洋后,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即销声匿迹。但这个十五世纪震惊世界的壮举,对打通东西海道,密切中外友好交 往,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到重大作用。那为什么在明代中期以后这种航海被终止,中国也由开放政策改为闭关自守了呢 ?

  国力衰败导致封闭

  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明成祖便因财政问题,不再大力支持耗资巨大的船队出海。明成祖驾崩后,明宣宗在最 后一次(第七次)航行后不久,下令严禁船只出海航行,以及停止所有建造远洋帆船及修缮工作,违反者都被处决。

  至此,中国的海上事业日渐衰落,自此开始步向闭关自守的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际贸易和其后的工业革 命,把西文世界推向了现代化。

  邓小平曾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 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中国被侵略了,包括以后的清朝康乾时代,都 不能说是开放的。”

  支费浩繁荣,库藏为虚(《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是终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据粗略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 了约二千艘海船。另据计算,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由此可见,下西洋船舶耗资之巨。

  而这还只是一部分,此外,对大量的外邦来朝贡者,论级行赏,数字极为可观,明成祖曾说:“朝廷取四夷,当怀之 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以品级赐赍,虽加厚不为过也(《永乐实录》卷一百一十九)。”

  其实说到底,终止下西洋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国力由盛而衰。

  统治者的短视

  毋庸置疑,明朝是我国航海业盛况空前的年代。据记载,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来自30多个国家的1200 余名使臣随郑和船队来到了中国。中国的外交经济达到鼎盛,即便在唐朝也不多见。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既耗费财政,又浪费人力物力,实属得不偿失。这些人只看到了一点,而忽略了郑和下西洋的真 正意义,它不仅促进了我国航海业的发展,也提升了手工业、冶炼技术、民间贸易的发展。”马光汝说。

  潘群教授形容说,“中国古代由盛而衰的分界线是郑和下西洋,历朝历代,郑和下西洋也代表着中国强盛的极点。同 时它也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和海外交通发展史的必然结果,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然而,就在郑和去世后的五年时间里,中国不再派船队护送来访的使臣回国。1436年,爪哇国使臣在搭乘别国船 队回国途中,不幸遭遇风浪,死了40多人。爪哇国王闻听异常愤怒,从此不再与中国来往。

  国外曾有学者对中国当时的这一做法颇感惋惜和不解,并说道:“中国把一个开放的大好格局,令人匪夷所思地突然 关闭了!”

  明宪宗时期,太监冯保准备再次下西洋,并拿出当年郑和用过的航海图,结果被兵部侍郎刘大夏一把火全都烧掉了。

德迅网 » 新世纪周刊:六大谜案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