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艘上个世纪80年代漓江游船,此时的第二代游船已经升级为钢质船。(桂林日报资料图片)
这些游船是漓江上的第二代游船,比起以前更为环保,设施也有了进步。游船上开始有了封闭式的卫生间,粪便等污物不再直接排入江中,而是集中收集后运到岸边的抽粪站集中处理,还有了简单的厨房,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餐饮需求,而且比木制船的安全性更高。
从1984年起,漓江交通运输实行放开搞活,多家经营,并引进竞争机制。到1988年,桂林的水运企业增至17家,旅游客船增至118艘、8757客位,当年游江客运量达145万人次,其中入境旅客42万人次。
为了适应漓江游客高层次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空调豪华游船、仿古旅游船相继出现,这是漓江的第三代游船。当时的桂林市旅游车船公司率先造出漓江上第一艘豪华空调涉外游船。这艘铝合金结构的流线型游船拥有84个客座,舱内装饰豪华,设空调、地毯和沙发软座,其级别和各项指标数据都达到国内游船的先进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支持“←、→”键翻页)
#p#分页标题#e#1963年,桂林的第一艘“游船”在漓江启航,这是一艘客货两用的木质船,来往于桂林至平乐两地,5天一航班,被命名为“桂林客货一号”。
严格意义上说,这艘客货双用船或许算不上真正的游船,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基本承担起了漓江最初的旅游功能,可以算作是建国以后漓江游船的始发。
回顾:“枕”着锰矿游漓江
见证人:黄荣富,1944年生,1958年开始漓江船上生涯,后在原漓江航运公司、造船厂工作,现退休在家。
1944年出生的黄荣富是一名老船工。在自己上岸定居之前,他已记不清自己是在漓江水面上以船为家的第几代人。在他的记忆中,自小就和父母兄妹居住在一条木帆船上,以船为家。
1958年,年仅14岁的黄荣富就跟随船队出航了,当时桂林的木帆船第一次有了组织——桂林木帆船运输合作社。黄荣富家的船也加入了合作社,家人都安排在不同的船只,黄荣富是一名撑船工,开始了他在漓江上的航运生涯。
下一页
第 [1] 页
(支持“←、→”键翻页)
#p#分页标题#e#上世纪60至70年代,漓江上的第一代游船,多是由木制货运船改造而成。(桂林日报资料图片)
1963年以后,黄荣富就在漓江的第一艘“游船”上工作。他回忆道,在1962年,原漓江航运公司将一艘30多吨位的货船改成下层装货上层搭客的客货船“桂林客货一号”,靠拖轮拖带运行,下层可载货20多吨,上层设旅客铺位32个和部分散座,于次年元旦正式开航营运,航行桂林至平乐航线,每五天一班(下航一天,上航二天,桂林至平乐装卸货各一天),每年丰水期航行8个月(3-10月),秋冬枯水期停航。
开航客船受到沿江两岸群众的热烈欢迎。
“当时草坪、杨堤、兴坪没有通汽车,这些地方的桂林人就选择坐船。”黄荣富说,那时从桂林坐船到平乐票价大约3元,到杨堤大约1元钱,算是比较高的消费了,但铁路、公路交通不便,水路成为了沿岸居民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几乎每天都有不少散客在岸边等船,到了小湾(浅水区),我还要撑小艇过去把他们接上船。”
当时,每天早晨6点不到,船只就开到虞山货运码头装货,装载的是纸张、盐、煤和毛巾、牙刷等物资。货物将被运往平乐,但在这之前,船会到解放桥下接人。上船以后,货在下,人在上,船上有简单的桌椅,可坐可躺,还有“快餐”。“就是我们船员吃什么就分给坐船的人一份,按份收钱。”黄荣富说,跑这趟生意的一般两艘船,每条船上有6名船员,其中一名是服务员,这也可能是漓江上最早的游船服务员了。
而从平乐返回桂林就比较“有趣”了,当时平乐盛产锰矿,所以运到桂林的唯一货物就是它。“每一次从平乐上来,基本都是下层拉锰矿,上层睡人,到桂林需要两天。”黄荣富回忆。
“桂林客货一号”的开航同时也方便了到桂林旅游的客人,到1965年客船增加到3艘,104吨位,255客位,客运班期由五天一班增加到二天一班,以游江游客为主,这就是漓江早期的旅游客运。随着漓江游的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需要,这种客货两用的“游船”逐渐增加,至1976年已有11艘。但这些航行于漓江上的游船,基本上都是木制船,自身没有动力,多数是靠拖头船拖带运行,船只安全性能不高,游客的安全也几乎没有保障。
此时,桂林旅游对外开放,来游览漓江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多,原来航行桂林至平乐的客货已不能满足需要,旅客买票难、乘船难开始成为满江旅游客运的一个主要问题。
成长:从木帆船到空调船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更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乘船游漓江,成为了桂林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关键起步。
1976年之后,正是由于漓江上的客船少,运力不足,原漓江航运公司将航行桂林至平乐航线的11艘客船、1480个客位,全部改为行驶桂林至阳朔航线,只客运不载货,缩短航程减少装卸货时间,客船早上由桂林出发,下午由阳朔返航,晚上加班赶回桂林,缓解了运力与客流的矛盾,1976年客运量达到12.25万人次。
为了解决漓江枯水期客船不能从桂林开航的问题,从1978年起,枯水期客船改从杨堤码头开船,航行杨堤至阳朔之间,客船全年通航,满足旅客冬季游江需要。原漓江航运公司成为桂林首家经营漓江旅游的水运组织。这批游船,也是漓江真正的第一代游船代表。
1979年以后,漓江游船迎来了第一次换代升级:由木制船向钢质船转变。当时,漓江上的第一批两艘钢质船,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通过南宁造船厂建造,这是两120座、平底钢质的木结构自航船——“漓江102号”、“漓江104号”。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桂林本地造船技术的成熟,以及船体吃水较深等因素,这两艘游船也很快被本地的钢质游船所取代。钢质游船的出现,解决了船体动力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游船基本上都用上了柴油发动机,但是初期船舵仍然是人力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页
(支持“←、→”键翻页)
- 2019福建事业单位公基常识考试:公文写作主观题之通告写作技巧
-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报告
- 向阳街道提升青年干部公文写作技能
- 全国公文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 李建国致电祝贺
- 公文写作不得不把握的“三个维度”
- 2015年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考点:信函式格式
- 2016年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考点:缮印
- 新蒲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统战部举办公文写作与处理程序培训
- 2020安徽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章之公文写作
- 公司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德迅网 » 原来桂林第一艘“漓江游船”长这样(组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