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追风者”吴巧燕:保持恒心探索千变万化的海洋
在国外,总有这么一群人追逐台风、记录台风,这群人亦或是摄影发烧友、亦或是科学家——他们被称为“追风者”。为了拍到震撼世人的照片,为了收集最为真实的数据,他们逆风前行。而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大气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吴巧燕研究员也与“台风”有着紧密的关系。
走近吴巧燕的办公室,记者被眼前的全套“苹果”设备惊呆了: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平板的背面全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吴巧燕说,她的研究对象是千变万化的海洋与台风,需要稳定好用的苹果系统,更重要的是她有着一颗来多年在科海的大风大浪里不懈拼搏的恒心。
详细
博士的网络购物节:人家买包包买衣服 我买实验材料
12月,又是一个购物季,“双十二”、圣诞节、元旦前夕,电商的日益发展,让人们消费的习惯随之改变,紧接着“双十一”的步伐各大电商纷纷推出了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买买买”又将继续成为12月的“剁手党”主题。这不,连教授、博士也加入了这“嗨购”的队伍,只不过他们买的不是包包,不是衣服鞋子也不是家用电器,而是专做电商的生物公司推出的具有一定折扣的实验耗材等产品。
近日,记者跟随浙江自然科学基金委采访了这位在“双11”“双12”期间网购实验耗材的博士——浙江海洋学院的省杰青获得者徐田军教授。来自临沂的徐田军在办公室里饶有兴趣的介绍起了自己的科研历程,而他的研究项目则与鱼类有着不解之缘。
详细
褐飞虱“眼色”不同背后的大故事:含重要遗传标记
人们常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里的“辛苦”表现为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不仅要操心水稻的灌溉、施肥等问题,更要担心它的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会发生在它生长的每个阶段。”中国水稻研究所唐健研究员描述,水稻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都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如种子期的恶苗病、稻瘟病,秧田期的灰飞虱,大田期的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抽穗期的稻秆腐病等。
详细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遗传重组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全球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同时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其种植面积曾达1.54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1%。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长,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9亿,这就意味着到2050年粮食产量要提高50%,才能适应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在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的24%和40%,稻米则是我国65%以上人口的主食。在当前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培育更加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是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详细
加速海洋生态修复 科学家找寻营养盐结构失衡原因
近年来,环境污染加剧了舟山渔业资源“寒冬”。“海水富营养化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宣基亮副研究员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他对东海富营养化现状感到十分忧虑。“舟山附近海域富营养化十分严重,在巅峰时刻水质中氨营超过正常标准的10倍,造成营养盐严重失衡。”
那么这些超标的营养盐怎么来的,又到哪去,有多大危害?这成了宣基亮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的一大科研课题。
详细
杭电老师专攻“中国芯” 促安防产业大发展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早在八年前可不便宜。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而进口芯片价格太高。
“在2007年以前,监控设施里最核心的芯片,市场上100%来自像德州仪器等国外企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秦兴博士介绍道,“那时候芯片15美金一个。”
芯片的价格严重制约了国内安防产业的发展。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科技项目的支持下,秦博士为此带领团队和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了属于我国自主生产的“中国芯”。
详细
为爱情来华的荷兰教授 科研项目可造福数十万人
近年来,随着国内科研力度的不断加大,吸引了不少外籍专家“加盟”。Stijn van der Veen来自荷兰,一年前被浙江大学医学院特聘为全职外籍专家,目前正从事“淋病奈瑟菌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及抗性机理的研究”。
转眼间,Stijn van der Veen来中国已有一年时间,妻子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斯戴”。眼前这位高高帅帅的荷兰人说起到中国做全职科研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妻子。从采访中得知,斯戴的妻子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两人在荷兰学校中结缘,此后双双前往英国工作生活。
详细
把脉超级杂交水稻基因 解析超级水稻“高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