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中国财经新闻网(2)

1952年10月,轰轰烈烈的“三反”和“五反”运动正式宣告结束。在这场标志着中国民营资本“失去的年代”开始的运动中,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用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就在这时,林希之的公元实验室经过76次试验,制造出中国第一张性能接近进口相纸的感光印相纸。

1953年4月1日,我国第一家感光企业——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建立。最初,这个厂只有15人。后来,他们把汕头市永安街的一段共53间民房全部买下来,在里面曲曲弯弯地安装了1.1米宽的相纸涂布机,60米长的挂杆式干燥道,又安装了钡地纸涂布机、超级压光机、压花机等设备,开始批量生产黑白照相纸,当年产量达到35万盒,填补了中国在相纸生产领域的一项空白。

冲破封锁线

为了重建国家经济,从1949年5月到1950年初,陈毅、陈云与上海的投机商面对面展开了银元、纱布、粮食三次场面激烈的攻防战,上海的物价开始日渐稳定。接下来,针对上海工业的半解体状态,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扶植民族工商业,恢复生产”。

那是一个激情荡漾的革命者的年代,新中国迅速完成了国家经济的重建,然而就在此时,一场意外的封锁突然袭来。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内地物资空前短缺。

为了打破美国人的封锁,中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分别设立了贸易机构“香港华润公司”和“澳门南光公司”,它们采购铁皮、橡胶、药品等物资,然后由香港的民间商人转运到内地。这给了一批人一个白手起家的意外机遇。这些人中,最出名的是霍英东。

跟绝大多数的东南亚华商一样,霍英东出身贫寒,他当过铲煤工、机场苦力、地下机车司机,开过杂货店。

早在战事初起的1950年底,霍英东即以一艘风帆船,从香港运输柴油至澳门,卖给“南光公司”。一年之后,他已经拥有总吨位约1000吨的十几艘机帆船。

在接下来的近3年时间里,霍英东承担了在港澳和内地间运输军用物资的主要任务。白天他要联络、落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避开缉查人员的骚扰,每次装船都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就像打仗一样”。每运一船货,霍英东大约可以得到相当于货值20%的运费。

那段历史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当年有众多东南亚华商,或因为爱国,或出于牟利,都积极地从事过向中国大陆偷运物资的活动。

20世纪50年代后期,香港房市、股市“枝繁叶茂”。霍英东是最早入楼市的商人之一,也是“卖楼花”——分期付款的发明者。正是有了这种销售方式,房地产才变成了一个普通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投资行业。在这个迅猛成长起来的大市场里,霍英东成为盛极一时的“楼市大王”。

复兴的中国梦

穿越封锁线,年轻的共和国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发展国民经济。

1953年3月5日,北京与莫斯科就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达成共识,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设156个大型工业项目,这就是中国创业史上影响深远、长期被神秘气息笼罩着的“156工程”。那是一个创世纪般的建设年代,在人们激动的欢呼声中,一个接一个的记录诞生了:“一五”期间,中国人造出了汽车,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建成了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在长江上建起了第一座大桥……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私合营提供了可能。

1954年9月,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提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全国范围内的公私合营正式开始。

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政府的决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国内最出名的百年药号同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军者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集团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仁,他们先后当上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副市长,一时人称“北乐南荣”。

公私合营也给另外一些眼界开阔的创业者以新的机遇。1954年,福建泉州的四家私营批发商准备利用安溪县丰富的水利资源建一家水电站,然后办一家电池厂。虽然这些人都是当地知名的富商,但创办电池厂,无论在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有不小的缺口。公私合营让他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创业的可能。四家商号的负责人向政府提出联合办厂的申请。在政府的支持下,1955年底,福建史上第一家生产电池的企业——安溪光明电化厂正式建成,其电池生产一直持续到2003年。

继北京和上海之后,全国各大中城市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了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家的个人创业至此融入国家创业的洪流,年轻的新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国家经济时代。

备忘录

●1949年,新中国政府通过银元、纱布、粮食三大战役,稳定了物价,开始恢复生产。

10月20日,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上海“火柴大王”刘鸿生从香港返回上海创办实业。

●1950年8月,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公私合营企业。

●1952年12月,对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

老字号全聚德实现公私合营。

●1953年,苏联援助中国的“156工程”开始,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荣毅仁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成为新中国创业史上著名的“红色资本家”。

●1956年,公私合营全面完成。

7月13日,新中国第一批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解放牌”汽车下线。

● 1957年,提前完成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1965

狂热的“大跃进”

创业史定位:

从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在新中国的创业史上是一个“大跃进”的时代。这里的“大跃进”并不单指那场虚妄而狂热的运动,更反映了年轻的新中国在创业中亢奋而浮躁的状态。

时代描述:

在新中国创业史上,1958年是一个虚假的、带有强烈自残倾向的年份,对高成长的迷恋以及致命的自负,使得全国上下都陷入了空前的疯魔。

年轻的新中国依然沉浸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初见成效的亢奋和狂热中。1958年,以“赶英超美”为目标,一场国民经济的“全面大跃进”运动开始。全国各地建起了数以十万计的小高炉,炼出的却是一炉炉没有任何用处的“海绵铁”;在广袤的中国农村,乌托邦式的人民公社诞生了,一个个虚假的粮食产量“卫星”被人为制造并释放。仅用一年的时间,一切秩序被全部打乱推翻。

  1. 圭源资产: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优秀机构
  2. 四川文旅新口号“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的内涵是什么?
  3. 高瓴资本张磊:我的37条创业投资经验
  4. 创业体会的是拼搏的快乐
  5. 接地气的“宣传”标语多多益善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